自然生态
通过自愿停止生育的形式使人类消失,将会让地球的生态环境恢复健康。当我们变得稀疏,环境的拥挤和资源的短缺都将得到改善。 生孩子有什么错?你不喜欢小孩吗? 如今是不是不合适的人在生孩子? 我特别聪明,是否应该将基因传递下去? 病毒,饥荒,战争和有毒废物会让人类灭绝吗? 我们都应该自杀吗? 如果你们的所有成员都灭绝了,那运动不也就消失了吗? 全世界的出生率都在下降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指出,城市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为切实履行《湿地公约》、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出台《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湿地是‘地球之肾’,城市湿地就是‘城市之肾’,它对城市的意义,对实现‘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晓鸣说,“因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出台《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很及时,也十分必要,体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自然和谐理念上的清醒认知,体现了国家对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的系统性及其效益研究的重视
藏龙百瀑景区位于安吉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杭州68公里,湖州62公里,上海240公里,南京270公里,离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仅一公里之遥,是新近发现开发的一处集泉、涧、瀑、岩、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为主体,以群瀑、密林、险崖为特色的自然奇观。藏龙百瀑深藏在千米高山之中,这里云山环抱、空气清新、瀑潭涧溪、龙吟传声、原始古朴、妙趣横生,景区没有污染,景物令人回味,木桥、栈道、茅廊、索桥更为您的游兴添上几分喜悦。景区还有一段太平天国”小梁山”的历史故事,以及后人所保留的遗迹,呈现给您的又是一番动人的历史场景
2月2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率队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考察,就六安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创新合作开展事宜进行深入对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副院长吴四发陪同考察。市委常委、副市长束学龙,市政府秘书长陆纯,市经信局、市科技局、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主要负责同志参与考察
景区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境内,依托商丘古城环城湖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面积14.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8平方公里。景区内自然生态优美,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城湖环抱古城一周,与古城交辉相映,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现存商丘古城为明代古城,有50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
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大会在日前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将以建设森林乡村为载体,持续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国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建成2万个国家森林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这天跑马山顶的五色海中有九条龙吐水为佛祖沐浴,故称浴佛节。人们为纪念这一吉祥日子,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便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云集康定跑马山上,载歌载舞,祈年祷岁,祝福吉祥,预祝丰收,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据了解,作为2011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分会场之一,5月10日,康定县将隆重举办2011′康定“四月八”跑马山国际转山会,本次盛会将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与现代旅游融为一体,利用康定特有的自然生态以及“康定情歌”的深远影响,将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紧密相连,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现代色彩的节日气氛,让本届“四月八”转山会掀起2011年康定旅游的热潮
冈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至2006年成立至今,经营各种地工材料销售,自行生产项目箱型石笼网、蛇笼网、菱型网、点焊钢丝网、护坡立体网及提供土石笼袋,地工织物,不织布...等相关地工材料,秉持专业制造、诚信、务实态度至今,提供高品质的态度服务大家。 箱型石笼系以高镀锌铁丝以机械编织成网状再加以组合成为现今最流行的水土保持、自然生态工法的主流之一。 本公司从事石笼制造已有多年经验发觉过去传统石笼的缺点近年来开发出最理想适合石笼网的施工 (请参考施工规范)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13日宣布,该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全国120个院属单位举办。届时,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将向社会公众开放。 走进实验室亲手制作疫苗、开放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任务现场、开放近海综合科学考察船、架设多台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黑子……公众科学日期间,中科院多个院所结合各自特色,将开展系列主题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