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
全文描述:戏剧文化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是很难欣赏的文化,在各种外来文化交织的今天,我们的国粹戏剧渐渐成为了小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包含了戏剧。说起粤剧,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老一辈的会特别喜欢看粤剧戏曲,年轻人则占少数。粤剧被称为大戏,揉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等等的表演艺术形式,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和打扮
云南包括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 云南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系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
南通话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jqx拼前高元音i ü时从舌面音变成舌叶音;二是精组与见系的分混,很多官话方言都在今细音前合流成舌面音jqx,而南通话却形成了zcs和jqx两组,第一组读zcs,第二组读jqx,见下表: 1. 精(精)– 经(见) 心(心)– 兴(晓) 津(精)– 金(见) 亲(清)– 轻(溪) 2. 就(从)– 旧(群) 秋(清)– 邱(溪) 西(心)– 希(晓) 仙(心)– 掀(晓) 但是,就第一组而言,在南通话内部依然存在两种读法,南通市区或新派南通话是读成jqx的变体jrqrxr,也就是从舌面音变为舌叶音了,而南通郊县或老派南通话则读成zcs的。 以上说的是两种现象。现在做进一步讨论
公安(粤拼:gung1 on1)系中国湖北荆州一个县,位置系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其中大部分系汉族人,方言系西南官话
呢篇文可能有原创嘅嘢或者未查明嘅字句。请改好呢篇文,加参考资料。睇埋个讨论页
妈妈呀,真牛,从方言讨论到了末日预言…… 不过长了点知识。“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多看电视”,不知这句话是不是哪句方言来的? 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任务是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和推广普通话的决议
闽南语,或称闽南话(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常用这两个称呼,而台湾人多称其为台语)是我国重要方言之一,它保留了晋、唐时期中原官话的一些特点,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在古汉语中具有特殊地位。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万人在说闽南语。国内主要有福建的厦、漳、泉闽三角地区,台湾地区,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部分地区,浙江温州部分乡镇等
品相完整、近全新,几乎未翻阅过。 靖江地处吴语与江淮官话交界处,境内有多种方言,体现了相互渗透融合的复杂现象,很有特色。该书在汉语方言研究和语言接触理论领域都有其特殊的价值
本文从词汇的层面对《伊索寓言》的两个汉译本:《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1878)、《海国妙喻》(1898) 进行对照考察,从比较的角度证明了两者的差异在于南北官话的用词差异,说明了《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的用词面貌实际上是南京官话与北方口语的混合表达,但是在官话通语基础上更加偏向选择使用了北方口语词汇。《海国妙喻》具有南京官话的性质,是研究晚清南京官话的文献资料。 title = "晚清两种官话文献词汇的南北对立与共融 ——以《伊索寓言》两个汉译本词汇为例" abstract = "本文从词汇的层面对《伊索寓言》的两个汉译本:《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1878)、《海国妙喻》(1898) 进行对照考察,从比较的角度证明了两者的差异在于南北官话的用词差异,说明了《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的用词面貌实际上是南京官话与北方口语的混合表达,但是在官话通语基础上更加偏向选择使用了北方口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