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
应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马巍研究员、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又和教授、张帆宇副教授将于11月14日上午在祁连堂322报告厅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周又和,生于1957年5月,湖北汉川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兰州大学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椒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10周年。70年辉煌华章谱就,10年夕阳风采绽放。每个老科技工作者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在老科协事业的发展中,都有精彩感人的成长故事,都有难以忘怀的深情记忆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朱立国,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任国家“十五”重点学科(骨伤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专科(骨伤科)建设单位中心主任、第一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骨伤科)建设项目协作组办公室主任,全国颈椎病协作组组长。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体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夯实通识基础和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强调实践技能和训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表达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编码实现的能力、软件测试与项目管理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听、说、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统计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统计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二)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抽样调查以及贫困人口监测等其他专项调查。 (三)统一管理、核定、公布全县基本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对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考核评价结果和咨询建议
江苏路博减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中国减隔震行业先行者--上海路博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71031)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路博始建于1996年,主要生产建筑用球型钢支座、橡胶隔震支座、各类型土木工程用阻尼器及其他相关减隔震产品等
【摘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简称SRTP)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SRTP项目实施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校级教改一般项目《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GYB-17-78-75
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专家。现任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评标专家;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评委、《水道港口》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技术研究,航道整治与通航枢纽技术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了50多项大、中型科研项目
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专家。现任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评标专家;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评委、《水道港口》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技术研究,航道整治与通航枢纽技术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了50多项大、中型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