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残率
喜报!泰和张颖、阎复利同志在国家杂志《系统医学》中论文发表! 喜讯!热烈祝贺我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张颖,康复科护士长阎复利同志,在国家《系统医学》杂志中发表论文—《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分析》并通过审核发表。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多发于老年人群。其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被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果不及时给与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
2017年10月21日,全国第三届脑血管病论坛暨远程医疗学习班在广州召开,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研发的华南地区首台移动CT救护车在论坛上率先亮相,这标志着作为省应急医院及WHO国际应急医疗队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救护中风患者注入了新的技术及设备力量,在紧急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治能力跨上了新台阶。 适逢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我院“健康大讲堂”于26日在1号楼门诊大厅举办健康科普讲座,让我们跟着内二科主任邓祝庭,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脑卒中
癫痫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也是一种高发疾病,去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癫痫患者,癫痫病存在严重偏瘫的患者,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会下降如肌张力降低,但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在术后1到6个月恢复至术前的水平。 1、发作时的主要症状为自动症。即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无目的地动作或无意义的不合时宜的语言或行为,如胡乱摸索、行走、奔跑、踢打、胡言乱语、微笑或狂笑等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每3-4个人就有1个是高血压,我国高血压具有“三高三低”的糟糕特点: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自我知晓率低、合理用药率低、有效控制率低。高血压后期会引发中风、心梗和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健康,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运动本身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此外,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运动具有重要的辅助降压作用
(特约记者 龙利蓉 张立斌)近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版《2022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琦教授的多项脑出血原创性研究成果作为新的推荐,被写入该指南。 脑出血是最为致命的卒中亚型,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救治手段十分匮乏。李琦于2015—2017年提出的3个预测血肿扩大影像学征象(混合征、黑洞征、岛征),被该指南推荐应用于临床预测血肿扩大; 2020年提出的“脑室出血扩大”新概念被该指南推荐;2020年提出的2小时“超早期降压方案”被该指南作为新推荐用于脑出血临床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因素导致创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其中多发伤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其高致残率、死亡率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死亡因素。创伤事故发生后,患者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抢救,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多或器官损伤而失去生命。在救治上,多发伤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救治,才能保证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
细胞工厂用于大规模细胞培养,如生产疫苗、单克隆抗体和制药工业。其受污染风险低、节省厂房空间,可降低企业质控成本和下游纯化成本。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飞速发展,这种培养工具的市场需求随之上升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风湿病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早期一般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关节变形,活动受限,严重时则导致残废,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关节变形的核心问题是长期的关节炎症,导致围绕关节周围的附属结构如滑膜、滑囊、肌腱、韧带的结构发生了增生、肥厚、硬化等改变。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可以使变形的关节复原
人民网广州4月15日电 (尹丽娜)4月10日-13日,第2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于广州召开。会议分设营养和心血管健康论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傅向华在接受论坛专访时介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与国外相比危险因素也不完全相同,需要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死,如果得了急性脑梗死,在黄金时间窗4.5小时之内能够及时溶栓,一般愈后良好,而延误病情,致残率是非常高的。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脑卒中也是一样,人们会说“无任何症状,他突然偏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