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残率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人上了年纪,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言语沟通能力及智力退化等都是正常现象,是一种自然规律。其实不然,有些时候记忆力、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失语失认等被认为是老年人“特征”的表现,正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老年痴呆症,也是称为阿尔茨海默病,该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是遗传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今天(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常在遭遇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后才被确诊。确诊后,患者又面临着残疾或并发症致死的风险
老年人患脑卒中越来越多,背后原因发人深省!来和福州敬老院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癌症,因为医疗率较低,人们对它的恐惧往往远超其他疾病。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预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这个可以防癌、那个多吃了会得癌症...然而,被千防万防的癌症,其实并非中国居民的头号杀手。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9年6月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中风是肆虐中国的第一杀手,是造成中国人寿命损失的第一大病因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性脑梗塞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都相当的高,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代医学上都提倡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来减轻脑中风的发生。 天津东兴护养院在对脑中风早期患者护理的时候,在最初的一周内,会让患者进行卧床休息,给予低流量的吸氧
人到古稀之年,身体的活力已成直线下降的趋势,三高、心脏病、脑梗等等,到成为老人的易发病症,渐渐成为了医院的“常客”。每日药食不断,渐渐的身体也被药物的副作用所损坏,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脑梗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如果你曾经有过脑梗塞、脑出血,如果在不注意养护好你的身体,那么你的身体健康也就会每况日下,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或避免脑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呢? 脑卒中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有着吓人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患者轻则偏瘫,重则是失去生命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山东省中心第二批成员单位成立大会于2019年12月1日在济南隆重举行,会上我院被授牌为“国家心血管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早期识别诊断、正确规范治疗及完善康复指导等贯穿心力衰竭防治的整个环节
2022年9月21日上午,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联合硚口区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科普及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的相关科普并为现场居民义诊。 活动现场,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陆敏教授以“健康生活,远离脑卒中梦魇”为题向社区居民讲解了脑卒中相关知识,包括脑卒中的定义、流行病学、危害、误区及如何预防等。 科普讲座结束后,又为社区居民进行了义诊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致使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其所引发的骨折一方面给患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不便,甚至带来了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当下探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研究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这一使命至关重要
2018年6月4日,“助力医学科研,弘扬公益精神”捐赠活动在上海长海医院临床会诊中心隆重举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获脑梗治愈患者陶安祥300万元捐款,该笔善款将专款用于该院刘建民教授领导的脑卒中医学科研项目的研究。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医学科研项目旨在推进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积极提高脑卒中的诊治与管理水平,推动国内卒中中心和卒中网络的建设
1.脑血管病:为该科主打病种,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急性期中西药物并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恢复期在用药同时,采用针灸、穴位按摩、循经穴位注射,肢体及语言康复等方法,大大缩短了病程,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其研制的“偏瘫复元汤”以及胶囊系列产品,踊跃康复期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病人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