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端
西里西亚省应急管理部门表示,大火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直接威胁,但由于浓烟和燃烧物质不明,建议民众待在家中,并关好窗户。 经监督委员会五届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第15次委务会议决定: 该项目成果包括五方面: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实践篇;上升型的生态视角;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第三窗口——超越牛顿和达尔文的自然生活。 经监督委员会五届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第15次委务会议决定,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撤销徐中民2011年获资助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徐中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给予徐中民通报批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在对基金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申请书中,多名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与他们发表论文中标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九条第一项和第十二条的规定,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 经调查核实,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91125019)第4至第9参与者共6人的职称均填写为助理研究员,但其中5人在项目申请时(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导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项目组临聘人员,无职称
本刊宗旨是评述天然气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报道世界各国开发地壳中常规天然气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我国天然气科技攻关和勘探新成果,促进我国天然气地质学学科的发展,推动我国天然气田的勘探与开发。主要刊登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和国内外典型气田实例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时报道国内外有关天然气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 《涂料工业》杂志创刊于1959年,由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主办,先后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为规范学术秩序,惩戒学术不端行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于2010年起,在社科学报编辑流程中全面采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对所有投稿学术论文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程序会与数据库已发文章逐一甄别比对,经检测,如所投论文内容与数据库已发文章重合率超过既定标准,所投论文即被视为不合格并予以退稿。经检测实践,部分向学报(社科版)投稿的学术论文确有“学术不端”嫌疑
新华社石家庄9月1日电(记者 齐雷杰)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公布了备受舆论关注的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引发科学界和舆论广泛关注,被称作是“诺奖级成果”。随后,一些科学家质疑韩春雨的论文实验存在“可重复性”问题,引发持续关注
1、项目第一申请人应具有中级或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在研国家、省及省卫健委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可申报。 3、有科研失信行为记录者在惩戒期内不可申报
南开大学校长、著名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日前陷入论文造假风波。Elisabeth Bik博士在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指出,多篇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涛的论文能检测到图像异常,部分图片疑似有增添、删减等PS操作现象。 Bik博士曾供职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2016年起,她辞掉工作,专职调查各类论文图像异常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国家档案局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澎湃新闻曾报道,1月12日,记者在中国知网查询到,徐中民所著的两篇研究“导师夫妇”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发表于2013年第5期《冰川冻土》期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篇论文内文均提到,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根据论文标注,澎湃新闻从科学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栏目中查询到,这两篇论文属于《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项目负责人是徐中民,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属于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金额为200万元
经监督委员会五届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第15次委务会议决定,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撤销徐中民2011年获资助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徐中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给予徐中民通报批评。 以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徐中民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给予通报批评处理的处理决定书: 经调查核实,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91125019)第4至第9参与者共6人的职称均填写为助理研究员,但其中5人在项目申请时(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导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项目组临聘人员,无职称。徐中民在其项目申请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