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福建民间收藏古陶瓷展开幕 尽呈“福地瓷韵” 福州7月5日电 (记者 李南轩)由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主办的“福地瓷韵——福建民间收藏古陶瓷展”7月5日在福州揭幕。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周野介绍,福建是原始瓷的发源地之一,随着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合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勤劳智慧的闽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制瓷优势,使陶瓷生产成为福建重要的文化名片,也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次展览遴选七十多件文物,均来自于民间收藏,体现了福建陶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作为一部大工业题材的现实主义话剧作品,话剧《龙腾伶仃洋》选取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典型事件:人工岛上的台风抢险,工程船上的困苦煎熬,筹建团队“十三太保”的坚守,沉管安装的一波三折,大桥海底隧道最终完美接合等情节。通过剧中独特的人物关系和细节展现了中国建桥工人的情怀,体现了港珠澳大桥如何连接了大湾区的万家灯火,连接了“一国两制”下中国人的共同情感。 性能高的女性suv此次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协办,是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春节临近,各种各样的兔主题展览开始在厦门兴起,让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厦门市民不妨在这个春节去看看这些展览,了解更多和兔有关的文化。 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厦门市华侨博物院于 1 月 18 日至 2 月 28 日推出 " 玉兔呈祥——中国兔文化百馆联展 "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9月4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连紫华一行到德化陶瓷艺术驻地中心参观,县陶瓷办、德化人力资本有限公司负责人陪同。 两位大师仔细观看了艺术展厅的作品,详细听取了驻地中心的定位及功能等介绍。潘大师表示,驻地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准,驻地中心有着浓厚的创作氛围,他将与人资公司合作,入驻驻地中心,加入驻地创作大军,助力德化陶瓷产业发展
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与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天津博物馆是由二十世纪天津文博、社教、美术、博览四个系列的馆、院汇集而成。2004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其前身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1983年进紫砂工艺二厂,1990年任紫砂工艺二厂培训中心主任,带徒广众。壶艺重传统,求精高,以浑然大气为上境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