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2003年6月由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俞正梁教授带头组建,是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级单位。国关系先后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中英文著作20多部,完成和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及其他省部级课题等数十项。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均获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
发布者:澳门金沙城中心办公室作者:发布时间:2016-10-17浏览次数:3571 《新史学》自2003年10月出版第一辑以来,始终以服务我国的史学发展为己任。既致力于及时了解国外史学的最新发展,尤其是理论方法论上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又结合中国史学界的实际,努力加强我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的对话。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美国)《中国史评论》(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美国)、《观念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美国)、《世界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美国)、《评论》(Review,美国)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中文翻译许可
国际系统的理论化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关键阶段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如同是(国际)系统理论化的传统。国际关系学者从 1950、60 年代开始进行国际系统的理论化,尝试建立科学研究的国际系统理论,不同的学者都尝试借由其他学科学者的系统理论(systems theory)提出不同的国际系统理论化途径。国际关系历史社会学学者历经三阶段的国际系统理论化途径,第一阶段引述历史社会学学者的国际系统观点,作为其国际系统理论化及批判新现实主义国际系统理论化的主张.. 国际系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历史社会学复杂理论国际系统理论化Internation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plex Theory International Systems-Theorizing
近来,核能发电的议题持续发烧,反核者一再主张,万一核能发电厂发生灾变导致辐射外泄,可能会造成重大伤亡。由于核能发电具有减少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优点,现在有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核能发电运转至今,是否已经避免了人命的损失? 根据即将出版的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中,有一篇由NASA气候科学家Pushker A. Kharecha与James E. Hansen共同撰写的论文:〈从历史与规划中的核能发电,探讨其所避免的死亡人数与温室气体排放量〉(Prevented Mortalit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Historical and Projected Nuclear Power)指出: 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发生后,未来核能发电在全球能源供应的贡献,已经变得有些不确定。由于核能发电是一个丰富、低碳的基本负载电力的来源,它对减缓全球气候变迁与空气污染,有着相当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