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镜
该模型于 1955 年由 frenk 等建立
该模型于 1955 年由 Frenk 等建立,其病理特征类似于人类微小病变性肾病。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是嘌呤霉素直接损伤肾小球上皮细胞,使其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表面整合素、硫酸化蛋白聚糖等物质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并使肾小球固有细胞产生和释放氧自由基而破坏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功能降低,大量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发生大量蛋白尿。 嘌呤霉素肾病动物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一般于首次注射后第 6 天开始,尿蛋白逐渐增加,第 13 天时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第 4 周左右尿蛋白恢复正常
台式电镜是近代发展很快、用途日益广泛的重要电子光学仪器之一
台式电镜是近代发展很快、用途日益广泛的重要电子光学仪器之一。现已很接近于透射电镜的分辨率,而且大多数扫描电镜都能同X射线波谱分析仪、X射线能谱仪和自动图像分析仪等组合,使得它是一种对表面微观世界能够进行全面分析的多功能的电子光学仪器。 从仪器的角度,提高台式电镜的分辨率主要有如下途径: 1.降低透镜的球像差以获得小的电子束斑尺寸扫描电子像的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束斑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