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组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研究组在统计机器翻译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本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期刊(CL)和学术会议(ACL,EMNLP,COLING)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8项,在国际机器翻译评测中名列前茅
首次获得了对丙烷及其他低碳烷烃(C3-C6)具有高羟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工程P450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丛志奇带领的单碳酶催化研究组开发出双功能小分子(DFSM)促进的细胞色素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体系,使其能够直接利用H2O2实现对非天然底物如苯乙烯和苯甲硫醚等的高效氧化,从而解除了NAD(P)H和电子传递体系对P450酶的限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 开发小分子烷烃碳氢键选择性羟化的工程酶是当前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对实现天然气的“气液转化”利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与化工原料来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由我馆科古所张春辉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工程发明史》(补编),列为清华大学学术专著,于1998年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0万字,插图232幅。 这部著作是张春辉教授在我国著名工程教育家和机械工程学家、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教授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的基础上完成的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和对照组(齐拉西酮)各6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监测(RB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据中国央视新闻2月5日报道,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讯
本站(4.26)讯,2022年4月26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自2008年以来已经连续进行十五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物业行业的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评判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以“新价值 新担当 新征程”为主题,发掘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品质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谢旗研究组现向国内外公开招聘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从事以下两个方向的研究:(1)蛋白质降解过程在逆境中的调控机制研究;(2)高粱优异性状基因的发掘及分子机制研究。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生命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锐意进取,富于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分子遗传学、作物遗传学或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3、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追踪学科发展前沿,能够独立完成有关研究课题;曾作为主要作者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过论文者优先; 4、方向(1)的应聘者中具有植物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结构与修饰或逆境分子生物学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方向(2)的应聘者中具有水稻或玉米分子遗传育种研究经验,熟悉QTL定位、GWAS分析或比较基因组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1、完成合作导师交给的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相关课题; 2、协助课题组长在相关课题中指导研究生,协助研究组长进行科研和实验室管理
我会推荐的“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科研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日前,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22家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向社会公布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我会推荐的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李伟滔、朱紫薇、尹俊杰合作的“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科研成果入选。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常年肆虐各个水稻产区,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肖磊研究组,现诚聘博士后2名。本实验室主要进行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和人类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受聘者将获得干细胞相关的科研训练,相对独立地承担干细胞相关的科研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申请科研经费
目的:分析探索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在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