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商
大河网讯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阳)水利部10月6日发布的汛情通报显示,受渭河、黄河北干流来水共同影响,黄河中游干流潼关水文站5日23时流量涨至5090立方米每秒,依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黄河2021年第3号洪水”。 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密集滚动会商,精细调度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控制黄河洪水平稳下泄,指导做好黄河中下游干流及渭河等支流堤防的巡查防守,保障防洪安全。目前,水利部派出的7个工作组正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抗洪一线指导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近日,预报司印发《关于开展气象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业务试运行的通知》(气预函〔2020〕54号),要求在试点单位开展气象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业务试运行工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作为标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单位,为确保试运行工作顺利开展,于11月25日通过会商系统组织开展气象数字对象标识符(MOID)平台视频培训。预报司资料处、信息中心资料服务室相关工作负责人出席培训,天津、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试点省气象局相关业务技术人员通过视频会商参加本次培训
中新网兰州8月18日电 (张婧 齐琳 何凯)受强降雨泥石流灾害影响,甘肃定西市岷县申都乡瓦结村村民宋青露已连续多日吃泡面,待家中淤泥清理彻底、屋子收拾整洁之后,他便开始在庭院阳台生火、烧水准备煮面条。 宋青露回忆说,灾害发生时,雨水漫进屋子70至80公分高度,几近没过大腿,在乡政府驻村干部、亲戚朋友,以及志愿者的帮助下,家中淤泥很快就被清理干净,现在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10日以来,定西市岷县和漳县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灾害造成部分乡镇农作物受灾严重,出现电力中断、道路桥梁损毁等灾情,当地官方立即组织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水务、气象等多部门分别深入受灾乡镇实地会商分析雨情灾情,开展转移民众、疏通道路等应急处置措施
今年入汛以来,安居区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思想认识要警惕警醒,监测调度要精准精确,防御措施要有力有效,防汛责任要压紧压实,要以一丝不苟的思想认识、一抓到底的工作干劲,奋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洪工作新胜利。 7月16日,安居区经历了一次持续降雨的考量。凌晨开始,安居区境内迎来持续降雨,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6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二天。当日10时,南昌市瀛上墓区祭扫人流量就突破两万人。在广兰大道与松鹤路交叉口,祭扫人群排队过安检机进入墓园
1902年8月15日,清廷正式收回了天津都统衙门。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即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由联军司令部任命俄国沃加克上校、英国鲍维尔中校、日本青木中佐组成三人委员,均称都统,后又增加德、法、美代表各1人,下设8个执行机构和由900名联军**组成的“直属巡捕队”,对天津、静海、宁河等地区实行军事统辖。《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陆续撤出北京和天津城区
2020年入汛以来,贵州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初步统计受灾人口70.6万人次,临时避险及紧急转移安置2.95万人次。 入汛以来,贵州省先后发生了8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出现特大暴雨8站次、大暴雨238站次、暴雨2293站次, 5条河流7站次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县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央视财经评论丨雨一直下!影响多大?防汛怎么抓? 中央气象台6月17日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以及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和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全国洪涝受灾人口675万人,比近五年均值少48%。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 刘铁民: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防灾、减灾、救灾持续加大投入,包括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我市2023年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亿元,确保财政投入整体稳定。 市财政局积极与市乡村振兴局会商,并报市政府同意,将年初预算安排1.9亿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拨至濉溪县,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安排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秸秆综合利用等内容,严格执行《淮北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根据气象意义汛期定义,阜新已于6月17日进入汛期,较常年早7天。汛期是阜新暴雨及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段,需注意防范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汛期是阜新降水的集中时段,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区域性暴雨、局地暴雨次数增多,由暴雨引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农田渍涝、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风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