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我校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与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柴村共同合作开展的柴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柴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是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一院一县一企一校一厅局”校地合作的具体实践。2022年7月,我校与洪洞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内合作处的协调下,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积极对接洪洞县广胜寺镇,与柴村签订了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
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沟通一致,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修复重要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健全水生生物资源及栖息地监测体系、提升长江生物物种保护技术水平为重点任务,通过统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推进长江生态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峡博物馆一共有4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主题。而我最爱在1层的大厅,抬头仰望。因为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类似于欧式的圆形楼顶
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沟通一致,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修复重要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健全水生生物资源及栖息地监测体系、提升长江生物物种保护技术水平为重点任务,通过统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推进长江生态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9月9日上午10点左右,一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在杭州湾海涂被赶海渔民发现。所幸这条中华鲟只是头部受了点轻伤,随后被当地滩涂办工作人员转移到深水区放生。 当天的涨潮是10点半左右
新华社上海6月6日电(记者郭敬丹、许东远)水箱闸门依次打开,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从放流水槽跃入长江。6日,2020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口水域举行,《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也于当日起施行。 据介绍,此次放流的中华鲟个体全长100至160厘米,胭脂鱼个体全长10至12厘米
近日,《分子进化生物学》在线刊发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主导、深圳华大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首次成功解析了匙吻鲟科代表物种匙吻鲟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了首个匙吻鲟高质量染色体图谱,揭示了复杂多倍体鲟鱼类特有的染色体进化机制,并解析了早期脊椎动物关键的骨矿化过程,为早期脊椎动物的进化研究开拓了新视角。 长江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长期致力于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遗传研究,这是继2019年该团队合作发表了全球首个鲟鱼类-小体鲟的基因组研究之后,在鲟鱼类研究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