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从服务贸易和服务部门两个角度通过与国际对比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阐明了我国服务业存在的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这两大缺陷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探究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 的科研主题
同济自主招生:并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拿A 本报讯 (记者 樊丽萍)教育部昨天披露,2014年全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6.68%。从就业质量看,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达88.96%,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77.70万,就业人数为558.54万,就业率为96.68%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深入、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城乡间就业结构变动、城市内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结构变动以及跨国结构变动。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同时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演进 以及与开放式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一致的规律和趋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 =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深入、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近,毛大庆先生和梁建章先生分别刊文,再次强调生育率降低对于中国老龄化的影响。 对未来的人口绝对数量、就业结构、预期寿命、以及老龄人口可能带来的社会新增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知道所谓“老龄化危机”站不住脚,通过大量增加人口去解决“危机”,更是南辕北辙 李铁: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还在吗? 所谓人口红利就是建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充分容纳就业的基础之上。如果存量人口的就业和收入增长难题尚面临无法逾越的障碍,何谈人口优势? 要想改变城市政府对于土地指标的路径依赖,根本的办法是缩小用地计划指标的范围和数量,把更多用地空间交给市场来配置,倒逼企业家与集体经济组织谈判,以解决未来的收益分配问题 由于资源短缺,使得未来人口增长会面临着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的巨大压力
记者日前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45%,已经高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的到2010年要达到40%的目标。 据了解,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女性的就业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就业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计算机、软件、通讯、金融等高新技术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05年在计算机、通讯、金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经济6大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1,645.1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6.8%
水利水电工程系的专业设置主要面对水电开发和水资源管理两大行业,同时辐射能源、交通、电力、金融、环境、城建和农业等多个行业。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和解决水问题所需的地学、力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从事水利科研、管理和建设等工作的业务能力,形成兼具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铸就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核心的高尚品格,成为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卓越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系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开展就业引导,鼓励、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山东星火职业培训学院与南京澜洋船务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基于优势互补、携手共赢的初衷,汇集双方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职业培训与工作就业方面开启新的合作发展模式。 招聘条件: 1.18-35周岁,男性,身高168CM以上,高 省省省钱的时候,又!到!来!啦!超大福利、惊喜统统在这里! 2020年8月8日适逢学院建院32周年,学院将举办以“砥砺奋进,领航未来”为主题的校庆系列活动,推出10项活动,回顾历史,回馈学员,回报社会。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三十二载桃李芬芳
你的本科专业四年后会被淘汰吗(2) 满意度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主观指标之一。尽管不同学科的就业起薪、就业结构、就业分布等存在显著差异,但从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满意度来看,各学科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较高。对于所有毕业生而言,仅有1.5%的毕业生对就业的整体情况表示不满意,而“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达到81.9%
据介绍,今年以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减一增”中确保了当期发放。“一减”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预计包括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在内的全年减费额将达到3800亿元以上,超过年初确定的3100亿元的目标。“一增”是继续调整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5%,1.18亿人受益,其中企业养老保险相应增加支出1420亿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7月29日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表示,数字经济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 他特别提到了要重视解决稳预期的问题,认为在稳预期方面应该有更多更实的政策措施,比如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平台经济发展、创新型领先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一批针对性和获得感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