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
我省12万干部驻村满一年他们做了这些事【消息】 从去年2月起,1.2万名素质好、懂经济、有经验的干部陆续到乡镇任职或进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来,帮助乡村引进致富项目5680个,培育支柱和特色产业4276个,修建村路2.3万余公里,减少建档立卡贫困户7.9万余户,协调投入资金近35.5亿元。 眼下,在我省贫困乡村的田间地头,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驻村干部的身影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洲)据中国江苏网11月2日报道,11月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分别达到80家和6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6:1。到2020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700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00家和8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
绿色生态是青海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围绕绿色发展的既定目标,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绿色发展中创优势、增动力、加速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祁连草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 2012年 2 月,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2012年3月,收购广西凌云县凌森茶业有限公司,拥有凌云县最好的白毫茶资源1814.99亩“雾中缘”有机茶园、1800平方米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等设备及资产。 ● 2012年4月,成立“广西优异茶树品种研究院”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424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指导信息通信业未来五年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并对“十三五”时期信息通信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了明确:到2020年,信息通信业收入达3.5万亿元,年均增速15.5%;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万亿元;ICT发展指数全球排名上升至72;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85%,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70%;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3100M,年均增速51.5%;行政村光纤通达率98%。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信息通信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综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宽带中国”战略各项目标全面实现,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业态和融合应用蓬勃发展,提速降费取得实效,信息通信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为建设网络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网南昌7月29日电 记者从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经过5年的努力,江西省已建成4.6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受益农民达870万人。其中,近4万个新农村建设点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致富项目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江西省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建设点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日前,由权威协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CODA)主办,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韩国显示产业协会KDIA和日经BP联合主办,励程展览独家承办的2020中国(上海)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简称DIC EXPO显示展)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幕,DIC EXPO显示展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显示、触控技术及创新应用专业盛会。现场汇聚行业龙头显示面板/材料/终端应用等企业,引领显示行业迈进新时代。 以“时光之旅–跨越时空推动显示科技进化”为主题,默克展台凭借数字化平台,向现场观众展示了能卓越改善显示器性能和工艺的高科技材料及解决方案,包括时下备受追捧的能实现超薄、柔性和灵活形态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助力新一代显示的液晶材料最新发展成果,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上具有出色表现的光刻胶材料,以及智能液晶窗、液晶天线等超越显示以外的应用
11月2日,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雁秋一行先后赴高皇镇朱岗村、泥河镇黑土李村实地调研督导乡村振兴工作,市局三级调研员马开珍陪同调研。 王雁秋一行首先来到朱岗村参观了光伏电站,了解其运行及收益分配情况,先后与朱岗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黑土李村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了驻村工作队对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朱岗村、黑土李村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以及朱岗村、黑土李村村集体经济情况。并就下一步具体协调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资金帮扶措施作出安排
西安市新产品产量增长表现抢眼;安康市支柱产业全面提速,特色产业发展良好;延安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速居全省前列;榆林市苹果、红枣喜获丰收……记者对统计局发布数据进行梳理,盘点前三季度陕西经济,看看各地市经济实力谁最强? 今年以来,西安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前三季度,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72.92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和全省。经济运行中呈现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物价稳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徽县强力落实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建设和陇南“433”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在夯基础、建平台上做文章,在产业培育、创特色上下工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项目带动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项目带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去年以来,徽县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合器”作用,抢抓“一带一路”、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各类政策叠加机遇,紧盯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和徽县发展规划的衔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谋划一批如三滩景区整体开发和城区调水等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具体可行的重大项目。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延伸产业链条、扶持壮大核心企业、规划建设重大项目、错位布局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不断突显、配套产业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加入到各个集群中来,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把企业寻找买家和卖家的成本与风险不断降低,成为带动一方群众发家致富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