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2014年5月31日下午,上海大学弦乐团和管乐团受邀赴上海群众艺术馆,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演奏大赛教委专场高校乐团展评展演。上海市民文化节是全面展示上海群众文化建设成果和市民文化风采的平台,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作为上海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音乐艺术活动,对于普及和推动全市市民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学士,浙江大学博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发布时间:2022.11.30点击:47 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全称为上海中医药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服务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成立于2012年,于2013年被上海市教委认定为首批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部市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对接国家健康事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大数据分析、慢性病防治、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互联网+中医健康服务新模式
导读:今天,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麻省理工第一,哈佛紧随其后,剑桥与斯坦福并列第三。 今天,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麻省理工第一,哈佛紧随其后,剑桥与斯坦福并列第三。 前100位中,清华大学排名第25位,自2006年后再次将中国带入世界前25强的行列,北京大学上升16位排名第41,复旦大学上升20位排名第51,上海交通大学上升34位排名第70
2013年11月7日下午,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林静教授应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科技处、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的邀请,在李子园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以《美国公民教育:诚信、自主、参与》为题,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林静教授是美籍华人,她于1990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以及中西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2001年9.11事件后,她在马里兰大学率先开设了和平教育的研究生课程
为聚焦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神经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我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9月12日举办“聚精会神”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高峰论坛线上会议,大会在神经内科主任崔俐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 此次会议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胡学强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佳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管阳太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段瑞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神经感染性疾病专委会秘书、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渐冻人协作组委员兼秘书冯国栋教授以及我院神经内科于雪凡教授及金涛教授,分别对神经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近年神经免疫与感染领域的热点问题,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带入临床。线上会议人数达1.1万余人,反响热烈
陈立群,199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上海大学力学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任上海大学力学系教授。2001年起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指导博士生
经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恶性肿瘤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因顺位在发达国家排在第一位,发展中国家排在第二位。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新型抗肿瘤一类新药(JJH201601)的开发研制,2018年吉贝尔药业多项措施并举,全力推进研发进程。 据悉,2018年10月经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江苏吉贝尔药业正式设立“江苏省抗肺癌与乳腺癌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制造质量支撑了国家经济成长,支撑着国家重大工程某些领域率先取得竞争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质量安全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部分产品质量水平偏低,中高端产品和品牌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主讲人:孙麒麟,男,1949年9月生,上海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乒乓球国际裁判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科研所所长。 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第一线执教40多年,荣获教育部教育5大奖等。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大学生乒乓男队教练、领队,累计共获31项世界冠军,6项亚洲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