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
10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一行走访全国工商联,了解全国工商联提案工作有关情况,围绕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交流座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高云龙指出,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在理论建设、功能谋划、建章立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将沟通协商贯穿提案工作提、立、办、督的全过程,得到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的认可,也获得广大政协委员的好评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近日公布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范案例遴选结果,3499拉斯维加斯下载6个典型案例入选。 为全面推进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2020年7月,湖南省委教育工委下发《关于征集“十大”育人示范案例的通知》,面向全省高校征集“十大”育人示范案例。征集“十大”育人示范案例工作是检验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的重要举措,将作为考核评价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依据
11月7日,阿坝州2022年“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推进会以视频形式在全州召开。会议主会场设在州委委统战部六楼会议室,各县(市)委统战部设分会场。州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蔡清礼出席并讲话,州政府副州长、州工商联主席王树明主持会议
本文摘要:近日,省科技厅的组织专家,对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贵州大学共同完成的“不含稀土中低品位磷矿石富含分离出来工业试验”项目展开科技成果鉴定,参会专家完全一致指出,该研究成果顺利构建中低品位磷矿及其浸润稀土矿的富含分离出来,获得重大突破,超过国际先进设备水平。 该工业试验是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承托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贵州大学牵头,联合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协同创意的结果。 近日,省科技厅的组织专家,对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贵州大学共同完成的“不含稀土中低品位磷矿石富含分离出来工业试验”项目展开科技成果鉴定,参会专家完全一致指出,该研究成果顺利构建中低品位磷矿及其浸润稀土矿的富含分离出来,获得重大突破,超过国际先进设备水平
《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近日发布,提出到2020年,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公路、水运交通网络,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2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规划》提出,安徽省将推进城市群之间干线公路建设,构建一级公路骨架网络,建成一级公路2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00公里;普通国省道基本实现省到市、市到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 “十三五”期,安徽将以打造合肥为全国性综合枢纽,建设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等区域性综合枢纽为重点,依托快速铁路网、民航机场的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
研究内容:1)毛乌素沙地沙与砒砂岩复配成土固沙生态效应研究; 2)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储水性能研究及水资源支持力评价; 3)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稳定性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4)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影响分析及工程示范。 预期成果:1)开发《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规模决策支持系统》1项;2)取得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3)研制砒砂岩造田技术标准、标准研究报告、登记备案证明;4)完成工程示范面积1000亩(其中典型示范试验田100亩),后续推广应用3000-5000亩;5)建立野外科学实验观测研究站1个;6)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
景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依托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而建,属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46平方公里。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太湖流域的典型示范工程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李恒)记者17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 通知介绍,2016年起,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民政部组织开展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遴选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等两批9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试点单位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市绿发鹏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是专业从事以建筑废弃物为原料,制造绿色环保建材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投资1.2亿元,占地5万平方米,年处理建筑废弃物150万吨,是深圳市龙岗区“特许经营项目”。 公司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业技术较先进的企业,独立掌握建筑废弃物处理核心技术,拥有14项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是广东省第一个完全自主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同类项目
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以提升国家质量水平为目标,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研制计量基标准和测量装置100-120 台/套,研制国家标准物质500-600 项,为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做出实质性贡献,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 余项,研制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国际标准200 项以上,填补社会公益和重要产业领域检验检测新方法和核心技术300 项,形成5 套以上全链条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突破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的国家质量基础技术瓶颈,攻克制约国际互认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难点,促进我国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标准国际化,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执行期为2016年至2020年,主要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