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性
个人简介:1964-1969年参加麻疹疫苗的研制,主要参加麻疹疫苗免疫原性、全国论检,疫苗质量控制,麻疹毒株长春47、京55和京60在长海列岛免疫持久性观察,获吉林省二等奖,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69-1993年参加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1974年后主持生产和有关研究工作。1982年获卫生部优质产品奖
9月1日,国产双价HPV疫苗湖南省首针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9月1日讯(记者 何青 通讯员 肖珂)9月1日,国产双价HPV疫苗湖南省首针仪式在长沙举行。此次首针仪式的完成,意味着国产HPV疫苗在湖南“落地”,HPV疫苗走进“国产时代”
概述:作为载体蛋白,将其交联于半抗原和其他弱抗原可以使它们在抗体生产中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反应中,BSA常常被用作一些酶的反应稳定剂,并且能防止它粘附到管壁和枪头上。BSA也常用于生物制药的生产过程或者作为营养物用于细胞和微生物培养
概述:作为载体蛋白,将其交联于半抗原和其他弱抗原可以使它们在抗体生产中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反应中,BSA常常被用作一些酶的反应稳定剂,并且能防止它粘附到管壁和枪头上。BSA也常用于生物制药的生产过程或者作为营养物用于细胞和微生物培养
感染性疾病是由外来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蠕虫引起的疾病。感染方式具有寄主与病原菌的专一性,以炭疽杆菌为例,是利用孢子经呼吸及消化道传播;其他,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借由体液或组织交换而传播。HSV-1感染口腔和眼部上皮细胞;HSV-2主要感染生殖道
脐带血存储有必要么?可能这是患者的“救命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脐带血的重要性,尤其是准妈妈们,对“脐带血”一词更是耳熟能详,也都开始考虑储存脐带血,然而还是有很多准妈妈对脐带血存储有必要嘛这件事犹豫不决,这都是因为对脐带血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其实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尽量短时间内从脐静脉中采集获得的血液,以前在临床上是废弃的血液,而近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能够重建人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多达80多种。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重要生物资源之一
刚刚确定怀孕的准妈妈们肯定会万分的开心,但是在开心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给孩子保存脐带血。随着脐带血保存技术不断发展,目前脐带血在医学临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成功应用于众多恶性疾病治疗
本文摘要: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我国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II期临床试验结果,未来将会为人体对付新冠病毒感染获取“双重维护反应” 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公开发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次月公开发表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 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我国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II期临床试验结果,未来将会为人体对付新冠病毒感染获取“双重维护反应” 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公开发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次月公开发表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次疫苗该型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未来将会为人体对付新冠病毒感染获取“双重维护反应”
新冠疫苗加强第三针到底该不该打?如果要打什么时候打效果最好?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第二针疫苗接种者血液中综合抗体滴度在几个月内会明显减弱,但体内免疫记忆仍未丢失,接种加强第三针疫苗时,会在七天内显著提升综合抗体滴度,并能维持至少9个月的高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第三针最好在接种第二针六个月之后打。 谢晓亮称,抗体滴度标志疫苗的抗御能力,综合抗体的滴度越高代表疫苗的免疫原性越好,打完第一针疫苗以后血液中的综合抗体滴度是很低的,第二针疫苗使得综合抗体滴度提升了不少,然而仍会随着基础降低在接种第二针六个月后基本上低于检测的阈值,意味着突破感染有可能发生
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获批 究竟是什么样的? 据媒体报道,8月16日。一种以人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该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