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性
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中国生物将采用随机、双盲、队列研究的形式,在已完成2或3剂新冠疫苗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进行序贯免疫临床研究,评价奥株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中国生物官微介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前期已上市原型株新冠灭活疫苗和完成贝塔、德尔塔变异株灭活疫苗研发的基础上,从香港大学引进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于2021年12月9日启动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研发;2022年1月26日开始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国内临床申报资料,启动技术审评,当前获得临床批件
近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O株”)获得香港大学及医管局港岛西医院联网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同意,以及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件,正式获准在香港开展新冠疫苗的序贯免疫临床研究。 自奥密克戎变异株爆发以来,中国生物立即组织科研攻关团队,启动针对奥密克戎株疫苗的研发,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立即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 在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后,北京生物研发团队系统开展了第二代灭活疫苗的研制,先后对新冠变异株进行流行病学研判,按照公司要求,迅速完成毒株灭活疫苗的研制,对各毒株序列分析,工艺、制剂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积极开展质量属性和特异性检定方法开发,进行了系统的动物免疫原性研究,获得大量重要的实验数据,对全球疫情发展状况与公司战略部署作出迅速响应
目前上市的国产HPV疫苗即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商品名:馨可宁)和进口疫苗相比,在保护率上相差不大。目前临床数据表明国产HPV疫苗在9岁到45岁女性中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在18岁到45岁女性中,国产疫苗与进口的默沙东和葛兰素史克疫苗具有同等有效的预防HPV16/18型相关癌变以及持续性感染的效力。 在价格方面,进口HPV疫苗相比国产的价格普遍偏高
本文摘要:甲流疫情在全国的波及范围还在更进一步不断扩大,不过,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学校频发疫情显著上升。卫生部回应,目前,病毒基因测序并未找到显著变异,我国仅有人群的整体免疫系统维护水平仍较低,有效地的免疫系统维护屏障仍未创建。根据卫生部发布的近期统计资料,2009年12月全国447人因甲流丧生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贺梨萍 原标题为《不仅新冠!高福等学者开发防SARS、MERS通用疫苗设计》 眼下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以及此前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均由β属冠状病毒(CoV)引发。不过,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仍未上市。 当地时间6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等人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A universal design of betacoronavirus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MERS and SARS”,提供了一种针对COVID-19、MERS和SARS的β冠状病毒疫苗的通用设计
对于有临时或紧急任务需要前往疫区、却没有足够时间等待的人群,更适合注射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 1、单针接种即完成了全程免疫,避免了因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或疫苗匮乏打不上第二针造成的免疫脱落,保障了高疫苗接种率; 2、单针注射总体成本较低,成本效益比更高。 3、在当前全球疫苗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单针疫苗可接种双倍人群,提高了疫苗的可及性
脐带血向来有“生命之源”的美称,为了孩子的生命健康着想,广大家长朋友必须要积极给孩子保存脐带血。给孩子保存脐带血,等于是让孩子的生命健康得到完美备份。为了孩子的生命健康着想,家长朋友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为孩子保存,让脐带血来守护孩子的生命健康
都知道天然水蛭素和肝素都有抗凝溶栓的效果,那你知道天然水蛭素和肝素之间有啥区别吗? 区别一:天然水蛭素抑制凝血酶的反应不需要抗凝血酶Ⅱ(AT-Ⅱ)作为辅助因子,使其抗凝作用与量效关系更吻合,而且可在缺乏抗凝血酶Ⅱ的病人(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使用。 区别二:肝素不能灭活结合于血栓上的凝血酶,而天然水蛭素则对循环中的和结合于血栓的凝血酶都可疑抑制。 区别三:肝素会被激活的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因子4(PTF4)或富含组氨酸的糖蛋白等结合,而天然水蛭素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本报讯(记者 雷嘉 李卓雅)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近日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上,该项专利的名称是“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发明人包括陈薇、吴诗坡、侯利华等共15人,成为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徐红)讯,北京时间22日晚间,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06185.HK)合作开发的人5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1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发表。 该1期临床试验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非随机、剂量递增的1期临床试验,共入组了108人,受试者年龄范围在18~60岁之间(男性51%,女性49%,平均年龄36.3岁),并分成低剂量(n=36)、中剂量(n=36)或高剂量(n=36)三个剂量组接受肌肉注射疫苗。试验目的主要是观察和评估疫苗接种后7天内的不良事件,以及在接种疫苗后28天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