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
本站消息8月28日电 据中心景象台网站新闻,估计,将来24小时,黑龙江西部和东南部、山东半岛东部、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大雨,局地暴雨(50~80毫米)。29-31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等地将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jk娱乐官网,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昨日,受台风“巴威”影响,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辽宁东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黑龙江佳木斯和鸡西局地大暴雨(100~138毫米),黑龙江南部、凶林、辽宁中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出现6~7级阵风,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局地8~9级
自21日晚开始,湖南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气温大幅下滑。随着冷空气进一步渗透南下,昨天白天,全省雨雪范围已经从湘北局地扩张到湘中一带,浏阳大围山、张家界、常德、益阳、新化等地出现雨夹雪,桃江、安化出现小雪。气象专家表示,这一场低温湿冷天气还将继续维持
6月1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16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16日14时至17日14时,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中东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6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未来10天,区域前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中南部可能出现重度至严重污染过程;中期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后期大气扩散条件一般,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中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 1日~3日,受高湿、逆温和地面静小风影响,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局地可能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4日~8日,受冷空气过程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有利,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为优良,中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 9日~10日,大气扩散条件一般,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中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10天(2月6-15日),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江汉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西藏东南部等地有40~70毫米降水,江南中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80~150毫米。中东部地区气温多起伏,11日之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弱,全国大部气温偏高,之后随着冷空气势力加强,气温逐渐转为偏低。 过去10天(1月27日至2月5日),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5~4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降水较弱,累计降水量不足3毫米或无降水
中央气象台7月16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7月16日14时至17日14时,四川东北部和南部、重庆、陕西东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湖南西北部、安徽中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重庆东北部、湖北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 1、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王绍绍)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仍有分散性强降水。9日起,受南海热带扰动影响,华南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此外,受高空槽及低层切变影响,内蒙古西南部、华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并伴随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阻塞高压作为大气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低频信号之一,多年以来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研究阻塞高压的文献不胜枚举。尽管如此,由于方法的限制(传统无法同时获得其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局地特征),目前对于阻塞高压在各个演变阶段的演变机制以及其对流层暖中心结构的维持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Liang(2005,2007,2016)等人提出的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方法,讨论了冬季大西洋地区阻塞高压的局地(时间和空间)多尺度动力过程,发现阻塞高压在生成、发展和消亡三个阶段的机制并不相同
本文摘要:北京的雾霾减弱了,但是河北的雾霾却接踵而来。昨日河北放史上首个雾霾红色预警,单双号限行且公交车免费。 雾霾红色预警的条件是什么?雾霾防水措施有哪些?22日11时16分,河北省气象台公布历史上首个霾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中南部地区有重度霾,其他地区有轻度到中度霾,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溶解、蔓延和清理,请求防止
最好留在室内,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尽快到室内躲避。切勿进行水上运动,不在河流、溪涧和低洼地带逗留,迅速离开水面并到安全场所躲避。尤其不要接触天线、水龙头、铁丝网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