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
4月18日,笔者从县教育局获悉,县第一中学高二179班余香同学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 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中国青年报社在全国开展寻访一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美中学生”和“最美中职生”的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水富县第一中学高二179班余香同学被评为全国“最美中学生”
6月26日下午,航院在中心校区图书馆国内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2014届毕业学员“三到”典型表彰大会,院党委常委及全体毕业学员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政工办刘鹏主任主持。大会在合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嘹亮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学院张副院长宣读了对张小强等10名“三到”典型的表彰通报,学院马政委为“三到”典型佩戴了红花,2名毕业学员“三到”典型代表作了发言,202名毕业学员面对军旗进行了庄严宣誓,并在“三到”横幅上签名
本文摘要:我志愿重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的领导,遵从团的章程,继续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员义务,恪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大力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5月4日,淇县实验学校王锟鹏等57名学生面向艳丽的团旗,展开了肃穆的效忠。 淇县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学校,从2011年秋季初中生开始招收,本次入团的学生沦为学校历史上首批团员。入团仪式上,他们怀著无比兴奋的心情由亲爱的老师为他们戴着上了光荣的共青团团徽
本文摘要:我志愿重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的领导,遵从团的章程,继续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员义务,恪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大力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5月4日,淇县实验学校王锟鹏等57名学生面向艳丽的团旗,展开了肃穆的效忠。 淇县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学校,从2011年秋季初中生开始招收,本次入团的学生沦为学校历史上首批团员。入团仪式上,他们怀著无比兴奋的心情由亲爱的老师为他们戴着上了光荣的共青团团徽
高等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 (一)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二)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师生不断进取,进一步促进我校少先队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六一”期间表彰2014——2015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辅导员)、优秀小组、优秀队(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和好孩子具体方案如下: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全国少工委《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的总体要求,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激励广大少先队辅导员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使广大少先队员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1、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立志成才的崇高理想。 2、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8月5日,通识教育学院辅导员李干玉赴咸宁市咸安区开展“励志圆梦计划”暑期家访活动,关心慰问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家庭生活状况,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交资助申请。在了解学生居家情况后,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活动参与情况,希望家长与学校有更多沟通与交流,提出宝贵意见,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家校联动育人合力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志·智”双助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近日,学生工作处启动“启智·润心”大学生能力提升计划,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培养兴趣、提升能力和开阔视野的平台。 第一期计算机能力提升培训班于3月8日开展,计算中心副主任祝群喜担任主讲嘉宾,为3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题培训,助力学生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祝老师在了解我们学习计算机课程存在困难后,便为我们定制了专属学习计划,并利用午休时间开展系统性培训
本网讯:5月27日晚,我校在逸豪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十届“金沙湾教育奖”十佳大学生评选会。学工办主任黄敬宝,学院团委书记李敏,各系学工副主任、辅导员、教师评委代表以及百余名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评选会。 在评选会前,20名候选人经各系组织推荐、初评,学校审核、复评等环节中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
为了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学模式及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学部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致力于打造教育师风师德端正、教学技能精湛、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常规培训方式,以老带新的模式,通过师傅对徒弟“四包”,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对新教师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老教师也可以吸收新教师教学中的创意思维,起到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启动仪式由中学部陈凤鸣老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