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情
中新网武汉8月16日电 (刘浩 李伟)记者16日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8月14日以来,湖北降雨情况逐步减弱,主要以分散性阵雨为主,大江大河大湖大库水势平稳,总体可控。据气象预测,未来一周该省没有大范围降雨过程,以分散性阵雨为主,局部有中到大雨。 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经研究,湖北省防指定于8月16日16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目前,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汛期值班、信息报送、监测预警等制度有效落实,雨情、水情、灾情综合研判到位,并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供稿 李格松 编辑 张莉) 近日,省纪委监委派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对陇南市、定西市自然资源局不严格落实防汛救灾值班制度的两名县处级干部进行立案审查,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进入汛期以来,省自然资源厅、派驻厅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要陪同、直达现场和电话督查、夜间抽查等方式突击检查,并派出专项工作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落实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导其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红网桃江分站8月14日讯(通讯员 詹薇)连日来,湖南省桃江县迎来又一轮强降水天气过程,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大雨。8月11日8时至8月14日8时桃江5个站点累计降雨超过200毫米,其中最大降雨为沂溪河电站226毫米;9个站点累计降雨超100毫米。武潭镇、大栗港镇共3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鲁中网淄博6月27日讯(记者 徐梦迪)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6日下午至27日白天,淄博市迎来强降雨,并伴有明显雷电和8-10级雷雨阵风。 6月27日7时,淄博市水利局、淄博市气象局、淄博市水文中心、淄博市水利服务中心联合发布本次雨情信息。 26日7时-27日7时,全市平均降雨32.0毫米,各区县平均:张店区10.6毫米,周村区4.3毫米,临淄区9.2毫米,淄川区14.3毫米,博山区32.8毫米,桓台县23.7毫米,高青县25.4毫米,沂源县67.1毫米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06-08浏览次数:13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强降雨预警,预计近期内全市将有持续的强降雨。为切实做好防御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暴雨洪水防雨工作,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防御工作。 二、学生处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和教育学生做好强降雨期间的安全防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上周天气回顾及影响上周天气上演高温连续剧,日均气温27.5度,同比偏高2.7度,周内日最高气温≧35度日数6天,其中6月3日县域最高达41.9度。晴热暴晒天气有利于夏收夏晒,确保了颗粒归 上周天气上演高温连续剧,日均气温27.5度,同比偏高2.7度,周内日最高气温≧35度日数6天,其中6月3日县域最高达41.9度。 晴热暴晒天气有利于夏收夏晒,确保了颗粒归仓,但不利于夏播和麦田防火,需要造墒播种,影响了夏播进程和播种质量,另外给麦田防火也带来了较大压力
2020年7月30日下午,武汉大学珞珈讲座教授、长江委水文局原局长王俊教授做客珞珈水科学讲坛,针对2020年7月初“梅雨季”长江中下游严峻的防洪形势,作题为“2020年7月长江中下游洪水初析”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线下报告与线上腾讯会议、武汉大学官方抖音、B站武大水院学工办直播同步进行,线下会场由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攀教授主持,郭生练教授、卢文波教授、熊立华教授等60多人出席论坛。腾讯会议、抖音和B站线上平台超过1万人收看本次论坛,公众参与热情极高
水资源监控系统是利用监测、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集水资源信息实时采集传输、信息管理、决策支持、远程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能在较短时间内更好的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服务,全面提升水资源信息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因此,采用现代化手段,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动态掌握区域水资源变化及利用情况,最大限度的调控使用效率 农业灌溉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受持续降雨影响,我省多条河湖超警戒水位。省水利厅28日发布苏南运河无锡段、常州段、苏州段及太湖洪水蓝色预警,启动太湖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当天下午2点,太湖水位3.81米,苏南运河常州段水位4.66米、无锡段4.41米、苏州段4.14米,分别超过警戒水位0.01米、0.36米、0.51米、0.35米
■制图 刘坤弟8月13日,北盘江沿着青翠的乌蒙山静静流淌,威舍开往六盘水的6083/6082次公益性“慢火车”稳稳向前行驶。车厢里不时传来清亮的山歌,旅途顿时变得“有声有色”。 56岁的刘贵书是这趟车的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