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宜得利家居(Nitori)自2007年起,将台湾做为进军海外的第一站,两年来已在台湾展店4家。未来将以每年2至4家的速度扩张,预计10年内达成在台展店30至40家的目标。

社长似鸟昭雄对《日经行销报》(Nikkei Marketing Journal)表示,宜得利家居以成为“制造物流零售业”为目标,超越一般家具卖场“制造零售业”的定位。因此,从企画商品、调度原物料、生产家具、品管检验、物流与销售,都一手包办,期望能兼具低价与高品质。

宜得利家居低价格高品质的秘密之一,在于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与灵活调度的零件供应商。以价格5万9900日圆的独创厨具为例,抽屉把手来自于中国、防震零件来自于日本、木材来自于新西兰,整组厨具则在越南或印尼工厂组装。

迄今,宜得利家居已先后于1994年在印尼、2004年在越南设立工厂。投资家具工厂可说是极大的赌注,但似鸟很清楚,唯有掌握上下游整合的关键能力,才能达到“更便宜与高品质”的目标。

目前,宜得利家居销售的商品当中,有7成都是独家企画与生产的独家商品。为了在不景气之中,也能兼顾低价与品质,因此该公司对于原料调度也有坚持,例如与零件供应商签约一次为期一年,以确保价格合理与原料供应量的稳定。

低价格高品质的秘密之二,是从生产、物流到店铺无所不在的改革。以生产改革为例,宜得利家居指导零件工厂提升技术,以确保最好品质管理;甚至还请零件工厂的负责人到宜得利工厂,亲自指导生产方法与工程管理的改进之道。

以物流改革为例,为了让位于日本全国5个物流中心能发挥最大坪效,所有家具都经过重新测量,以找出最省空间的摆放方式与存量。这个做法,让位于神户市的关西物流中心在仓储坪数不变的情形下,仓储量多出15%。

至于店铺改革方面,则致力于提升进货与开店前准备作业(补货、陈列)的效率。以往在开店前,店员必须以推车将大货车运到店面的家具分门别类,再推往卖场补货与陈列,完成进货、补货与陈列的三合一作业。改革之后,店员在早上先以2小时进货,将进货与开店前的准备作业分开,因此让每辆货车的载货量减少一半,缩短了卸货时间,也让店员也无须在开店前迫于时间限制而备感压力。这样一来,即使大货车的使用时间比以前短、且台数增加,仍然可以维持相同的费用,不至于增加运送成本。

2009年2月23日出刊的《日经行销报》(Nikkei Marketing Journal),当天头版介绍日本家具卖场宜得利家居(Nitori)如何在不景气当中,仍然维持连续22年增收增益佳绩的致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