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产业发展既是市场需求拉动,更是技术创新推动,并以工业为载体加速度地向高新技术拓展,其空间组织形式趋于集群化。南宁市发展信息产业,要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大信息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100年前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在信息化之前实现的,而当今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进行的。各个工业产业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是工业化的支撑点,构成了新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

在新型工业化中,南宁不仅有必要,而且有条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首先,三次产业结构较合理,而且工业内部结构层次较高。2004年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45∶31.41∶51.14,而全区是24.4∶38.8∶36.8,尽管第二产业比重较小,但制造、加工技术层次比较高: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采矿业占1.44%,制造业占93.6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产值最大的五大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79.16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1.20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8.22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23.85亿元、烟草制品业23.1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07%、10.97%、7.51%、6.35%、6.17%,五大工业行业共占全市工业的52.07%。[1]其次,资金投入保障有力,人力资源丰富。南宁市经济相对较发达,财政收入较多,而且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都较强。2004年南宁市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4.7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48316万元。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7574万元,投入强度为0.30%。[1]南宁市是广西文化教育中心,不仅拥有28所普通高等院校,而且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74万人,2004年曾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发展信息产业有人才保障。[1]再次,信息产业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南宁市已有IT企业300多家,研究方向覆盖微电子技术、信息网络、计算机应用、中间件技术开发、超媒体、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工程、3G通信等多个领域;[2]初步形成了包括通讯业、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设备制造业、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业等门类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群;[3]信息产品包括家电智能板卡、小灵通、CDMA手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呼叫中心、数码电池、电子身份证、远程抄表系统、远程同步仪、税控系统、税务申报软件、虚拟展览系统等 [2]。2005年,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不含通信业)工业增加值5.02亿元,销售收入14.2亿元,创造利税1.56亿元 [3]。

根据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在新型工业化中,南宁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1.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明确信息产业主导地位。目前,信息产业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主导产业。[5]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过去只是在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主导产业,而且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或地区是以钢铁产业、重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有的则是以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还有的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各有各的合理性。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主导产业,只能是在当代;出现这种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也只能是信息产业。现在,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将信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而是客观上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即使没有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或地区,也都是自觉地使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服从信息化的带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南宁市应该以主导产业的地位来对待信息产业。在确定信息产业是主导产业之后,必须围绕这一主导产业建设迅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适应信息产业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变化。南宁市也未曾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南宁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积极推进南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指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数字南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这表明,从信息化带动到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这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论界的研究是超前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通过不断地向各界呼吁和向决策层建议,以尽快将南宁市的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加以确立,使信息产业的发展能跟上世界的步伐,能满足带动南宁市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