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处围绕地球的圆形轨道运行的通信卫星,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刚好与地球自转是同步的;换句话说,它与地球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样的通信卫星叫同步卫星,也叫静止卫星,其运行轨道叫同步轨道或静止轨道。

1945年,英国物理学家克拉克曾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题为《地球以外的中继》的文章,预言人类能够利用在赤道上空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实现远距离的通信。今天,克拉克的预言成为现实。在一颗通信卫星天线的波束所覆盖的地域内,各个地球站之间都可以通过卫星中继转发信号,实现通信。例如,当某地的地球站要和另一地区的地球站通信时,该站将无线电信号发射给卫星,卫星将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频率变换等处理后再转发给另一地球站,于是就建立起该站和另一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联系。一颗距地球表面36000km(距地心42000km)远的同步通信卫星,其天线波束覆盖地域(即对地面的视区)超过地球表面的42.4%,换句话说,若站在同步卫星上,就可以俯瞰地球表面1/3以上的范围,因此只需要把3颗相隔120度的同步卫星送上天,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