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第一次在阳明山区二子坪步道看到新竹腹水草奇特的紫色小花,便觉得它的花形和花序与其他玄参科植物颇不相类;原来属于玄参科、腹水草属的新竹腹水草,现在则归属于车前科、腹水草属,别名叫鱼钓竿。

台湾有三种腹水草,新竹腹水草在北部低海拔山区的阴湿山谷可以见到。台湾腹水草据说在东部山区,高山腹水草则在杉林溪一带曾经发现过。

圆筒状的穗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很小,花冠淡紫色,每朵小花有突出的2枚雄蕊,花瓣深裂,花瓣4,上唇不裂,下唇裂为三片,柱头白色。

花期在8~9月,今年七月初花序的底部已经逐渐开花了,去年观察的栖地被外来的巴西水竹叶攻占,长了满满的一大群落,原来很担心新竹腹水草被攻陷,幸好是过虑了,开花的情况还不错。

新竹腹水草为半蔓性草本,幼株斜立,植株匍匐,上端枝条常下垂,株高约20~30公分,成株具走茎,长度约50~70公分,有时甚至到200公分,茎上部在节段上生根,萌发新枝。

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形,长5~11公分,斜锯齿缘,两面都被毛,叶背中肋很明显,开花前会长出生殖叶,叶形小得多。

蒴果卵形,胞背成熟时会开裂。

虽然以“新竹”命名,并不局限于新竹地区,在新竹、桃园等地山区海拔300~1500米之山谷林荫下野生,为多年生草本的阴性植物;阳明山区也有零星分布,以二子坪及菜公坑山一带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