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首座以新闻为主题的博览馆】

于上年年底,位于香港岛中环必列者士街2号的香港新闻博览馆正式开幕,为亚洲首座以新闻为主题的博览馆,向公众介绍香港由1841年开埠以来,百年间报业及新闻业的发展和变化。

新闻博览馆前身为必列啫士街街市,于1953年兴建,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批建成的公共街市之一,现被列为三级历史建筑。所以除了设有以新闻为主题的展览外,此处亦有保留街市一些旧有设施,让公众一睹旧日面貌。

必列啫士街街市此地段曾经历过多次变迁、建筑重建或改建。街市部分位置曾是美国公理会布道所的旧址,于1883年创立,孙中山先生同年来港求学时,便是在这里领洗,获赐教名“日新”,后改为“逸仙”。其后三年,他曾于布道所居住。于1901年,教会搬往必列者士街 68 号。而二战后,为了替代二战期间遭受破坏的街市,及应付香港人口增加的需求,市政局便于此处兴建街市。

必列啫士街街市楼高两层,地下设有26个档位,主要销售鱼类及家禽。一楼设有33个档位,贩卖肉类及蔬果类。二楼则作为管理员和杂役的宿舍及行政办公室,有楼梯通往天台。于1969年,街市曾进行改建。一樓分出部分地方改建为有盖游樂场,另外加建了两条桥连接至永利街。

必列啫士街街市内部(2015年)(照片来源:Wikipedia)

街市顶层设儿童游乐场(照片来源:Wikipedia )

而选址此处活化成新闻相关的教育中心,则与此区的过往历史有所渊源。华人报业其中一个发源地便是香港岛中区。于八、九十年代,有很多报社早期的办事处都设立在此,例如南华早报、大公报、文汇报、华侨日报等等。新闻博览馆除了介绍本地传媒业发展及历史之外,亦有展出旧新闻器材、片段及剪报等等。

【#古迹的故事:甘棠第与孙中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