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年前和India一起去上海玩时,无意间看到的标志,当时觉得很逗,所以拍了下来。

心里想的是“这么开放的地方,真有人敢洗澡?”

Hi!大家好,我妈懒惰不更新网志不整理照片就算了,也害我许久没有露脸。为了补足这段时间的空白,Mo大师要一次教学好几句成语!有没有好棒!

在之前介绍过的,我和麻烦先生很喜欢去的越南小馆 -- 老纪,我们偶尔会点沙爹肉串来吃,心血来潮之下,决定自己来试做沙爹鸡肉看看,成果挺不错唷!只不过家里没有竹签可以串鸡肉,所以直接盛盘。

话说人在异乡就是难免偶尔会犯思乡病,虽说我算是到处走跳都还活跳跳的类型,时不时还是会想吃个台湾味。从前在温哥华或洛杉矶时,因为华人比例都高,要找个家乡味一点都不难,只差在口味合不合罢了。但现在在维也纳,别说要找到合口味的了,连个正宗台湾小馆都不见影儿的!这里的华人餐厅一般都是中国人开的,也不是好吃不好吃的问题,但想找台湾式的口味,就是个难字。

所以凡事靠自己!想吃牛肉面就自己来呗!

分离派会馆兴建于1897年,用以展览维也纳分离派作品。分离派是由Gustav Klimt及其他艺术家领导的艺术风潮,目的在突破保守派的藩篱,Klimt本人也担任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尽管分离派风潮仅仅持续了约数年(Klimt在二十世纪初即脱离分离派),分离派会馆至今依然保有Klimt的壁画作品,Beethovenf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