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与重的平衡~我看电影“地海战记”

实在是抱着十分期待的心情,在春节,欣赏电影“地海战记”。

除了延续对吉卜力工作室作品的喜爱,也因为对原著的好奇(之前在“小孩的宇宙”这本书中,作者对这个系列极有好评),所以当进入戏院,观赏了一段时间,发现邻座蠢蠢欲动、自己开始坐立不安的时候,还告诉自己:可能是习惯好莱坞电影的速度,才会感到沈闷。

好不容易,很努力认真地看完,很难否认,内心的失望。

一方面思索电影所要传达的,而自己感受到的,感动。

一方面却也从另一个角度揣想:怎么样的故事与剧情才会令人感动。

电影中关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宇宙的失衡、对看不见力量的轻蔑、对生命的不够尊重,其实一直是宫崎骏作品的主题。虽然这并非是他执导的影片,喜欢他的观众难免会带着过去的印象。

毕竟无论是画风或是故事内容的选择,都有承袭的脉络,但除了对于生死的探讨更为直接之外,感受不到创新与感动。

甚至觉得,说教的方式太过直接,反而失去点醒人心的力道。(大法师格得对王子亚刃解释世界的变化时)

我总觉得,这是最大的败笔。

在故事的铺陈上,花费较“霍尔的移动城堡”更多的篇幅来描写男主角内心光明与黑暗、实体与阴影的冲突与矛盾,也借此带出生与死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可惜的是,反派角色蜘蛛大人的塑造,一直到最后都给人恐怖的感受。若是能够有一丝温情或激起一点同情,其实反倒更可以衬托出正与邪、黑与白的相互影响。况且,在亚刃与蜘蛛的对决中,最后是透过女主角瑟鲁的牺牲(这一段人与龙的关连,交代得不够清楚),才消灭了邪恶的力量。也许是为了表达人与人的连结、爱的力量所带来的改变,却让之前男主角的内心挣扎失掉整合的影响力。

角色的拿捏不够清楚,过于温吞的男主角,魅力不够的女主角,大法师与蜘蛛,一个太过正义,一个太过邪恶,其他的配角又没有画龙点睛的趣味。

就算立意美好、主题深刻,却少了说故事的动容,也少了动画电影的好看。

若要说平衡,这是电影传达的主题之一,应当不只是比例、时间的分配,而是层层叠叠,有深有浅。特别在传递沉重的生命课题时,需要更轻盈欢乐的衬托。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样的吊诡与矛盾。也因为是电影,更可以不用言语,而用故事、人物、画面、音乐。

有时候是因为压抑,才更有爆发力。因为留白,更有想像力。因为没有说出口的那些话,留给心灵深刻的回味。因为生命的轻盈,显出灵魂的沉重。也因为灵魂的不可见,显出肉体的意义。

虚实、深浅、轻重、黑白、正邪、美丑、好坏、生死,怎样的呈现与表达,才能带来人心的感动呢?

有机会,再好好看看原著。

有机会,若能一窥导演拍片的心路历程,我想,必然就已经是一段美丽的生命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