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7001是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起初源于英国标准BS7799,经过十年的不断改版,终于在2005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转化为 正式的国际标准,于2013年10月发布为ISO/IEC 27001:2013。该标准可用于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保障组织的信息安全,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评估的风险管理理念,全面 系统地持续改进组织的安全管理。
信息作为组织的重要资产,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问世及网上交易的启用,许多信息安全的问题也纷纷出现:系统瘫痪、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网页改写、客户资料的流失及公司内部资料的泄露等等,这些已给组织的经营管理、生存甚至国家安全都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在享用现代信息系统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如何充分防范信息的损坏和泄露,已成为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目前组织普遍采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构建组织的信息系统。但大多数组织的高管理层对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和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如系统的运行、维护、开发等岗位不清,职责不分,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系统的、整体规划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预防控制的角度出发,以确保组织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处理过程及对信息起支持作用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都是重要的商务资产。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保持竞争优势、资金流动、效益、法律符合性和商业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组织及其信息系统和网络面临着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蓄意破坏、火灾、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诸如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入侵、DoS攻击等手段造成的信息灾难已变得更加普遍。组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意味着更易受到安全威胁的破坏,公共和私人网络的互连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大了实现访问控制的难度。许多信息系统本身就不是按照安全系统的要求来设计的,所以仅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安全有其局限性,所以信息安全的实现必须得到管理和程序控制的适当支持。确定应采取哪些控制方式则需要周密计划,并注意细节。信息安全管理至少需要组织中的所有雇员的参与,此外还需要供应商、顾客或股东的参与和信息安全的专家建议。在信息系统设计阶段就将安全要求和控制进行一体化考虑,则成本会更低、效率会更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例如:商业企业、政府机构、非盈利组织),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交通、能源等大型国有企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提供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目前,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面,ISO/IEC 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ISO27001:2013标准包括14个控制域、35个控制目标和113项控制措施,为组织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主要的14个控制域包括: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向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认证的要求,在总则中提出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阐述被保护的资产、组织风险管理的渠道、控制目标及控制方式和需要的保证等级并加以实施来达到识别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并形成文件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