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影评心得│是枝裕和古装喜剧《花之武者》: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报仇之前先和好。
因为戛纳金棕榈奖加持的关系,是枝裕和大概是今年最常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的名字了。选择重新放映《花之武者》是一个满新鲜又有点冒险的举动,因为这部电影并不是是枝裕和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知名度和评价都不高的作品。
《花之武者》跟其他是枝裕和作品的风格都不一样,不仅是古装剧,更是带有不少搞笑的元素,不说的话其实很难相信这是是枝裕和的电影。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太过胡闹搞笑,是是枝裕和难得的商业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确实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是枝裕和,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偏离是枝裕和一直想要探讨的议题—家庭与生死,而且这是我看过最可爱的是枝裕和作品了。
是枝裕和在《我在拍电影时思考的事》时提到《花之武者》其实是从美国911事件中得到的灵感。所谓“善恶二元论”是真的吗?人一定是非善即恶,非恶即善吗?报仇真的就是继承父亲的遗志,让父亲的死变得有意义吗?在武士道的精神中,生死被看得很淡,为了复仇、为了主君,即使切腹自杀也在所不辞。但是是枝裕和却透过《花之武者》告诉大家,其实在崇高的武士道精神下,也有很多肉脚的“落跑武士”。
这部电影的场景设定在一个贫民区,如果说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是从贫穷看透人性的“恶”,那么《花之武者》就是透过贫穷看透人性的“软弱”。因为贫穷,为求温饱都来不及了,谁还有闲心去管吃狗肉会不会被诅咒?所以看似崇高的武士道精神到了贫民区也变成了一场胡闹的儿戏,甚至最后变成骗钱的手段,相对于那些为了一点小事就切腹自尽的武士,这些“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做法反而才是人类智慧的展现。
“从有意义的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这段话是是枝裕和在《我在拍电影时思考的事》中提到他在拍《花之武者》时的附注。武士喜欢把生命比喻作樱花,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像樱花一样盛放却又快速地凋零。片中最没有受过教育的阿孙说出了一句最贴近电影主旨的话:“樱花之所以快速凋零,是因为知道明年还会再度盛开。”如果像武士一样一生为了追求“有意义的生”的话,很容易就会导向“无意义的死”,但如果度过了“无意义却丰富的生”,那么死的时候自然是会有意义的。
虽然不像其他作品那么直接去描写家庭关系,但《花之武者》仍然讨论著家庭的传承与父子关系。主角宗左原本一直为了替死去的父亲报仇而不断寻找著仇人,却在与进之助和仇人的孩子小吉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人生除了复仇之外的意义,因为他父亲教给他的不只是剑术,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杀父仇人在儿子的眼中是英勇的战士,还不识字的进之助以为母亲每天晚上看的仇人画像是自己父亲的画像。善与恶其实没有边界,或者应该说有善就有恶,善与恶是并存的。既然如此,那不如报仇之前先和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