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及病因 该病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在大鲵的捕获、运输、放养时 身体受到机械损伤 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 病原菌乘虚而人侵体表 引起大鲵发病。

2、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危害大鲵的幼体和成体。无明显的季节流行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3、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的大鲵全身肿胀 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病蜕体表常出现不规则的红色肿块 发病初期于红色肿块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浅黄色脓包 并逐渐向周周皮肤组织扩散增大。当脓包穿破后 便形成较大的溃烂病灶。解剖发现 腹水增多 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肠组织糜烂、溃疡 各器官出血性坏死。用40gL-1的多聚甲醛固定大鲵组织 石蜡切片 染色 光镜观察组织细胞出现肿胀、颗粒变形、玻璃样变和坏死崩解 大量红细胞变形、碎裂溶解 呈溶血性贫血 血液中白细胞极少无白细胞浸润现象。

4、预防与治疗预防:每隔10~15天 水体用“鱼虾安”或“菌态康”消毒1次 同时在饵料中添加10g.kg-1 的“鱼病康-Ⅰ”,连续投喂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