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他195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一个医生家庭,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主任与副教授,在录像领域里从事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1988年,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在他手中诞生,从此张培力为中国艺术写下了一个新的坐标。1991年上海衡山路的某地下车库举办的一场 小型当代艺术展览上,张培力带来了他第二部录像作品《卫字3号》,这也是录像艺术在中国首次进行公开展示。从此,张培力将在西方产生仅几十年,仍在发展中 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引入中国——这件事迟早要有人去做,张培力站在了先锋的位置,并坚持到今天。作为’85新艺术运动的一名干将,他的绘画作品在80年代中 期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之后的影像则将他送进了中国最前卫艺术家的行列,之后一直到现在,大多中国影像作品里面都脱不了“张氏语言”的影子。现在中国的新 艺术能够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正因为张培力等人的尝试和努力。

近二十年来,张培力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国家美术馆、第45届 和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3届亚大当代艺术三年展,第11届悉尼双年展、第4届里昂双年展、第4届光州双年展等多处展出,用影像这种直观的手段表达中国 艺术家的观念、现状,扭转其它国家人们对中国的误解和滞后的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不需要语言翻译的艺术作品,才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从中感受到真 正的中国。他的早期作品《游泳者》,《今晚没有爵士乐》则是他最负盛名的架上绘画作品。仅1999年一年,张培力赴展的足迹就遍布威尼斯、柏林、纽约、耶 路撒冷、日本福冈、澳大利亚昆士兰、伦敦、温哥华等地,几乎成了历时一年的长途国际旅行。目前,他的录像拷贝价格已达数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