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许多企业内训的简报技巧课程中,都会问学员一个问题:简报档案内容写的很详细,用EMAIL传给大家自己“看”就好啦!为什么还要叫大家来开会,坐在会议室里听你“简报”?
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会犯这种“简报档案内容愈多愈好”“上台念简报”等致命的错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准备一场简报。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简报者会这样想:
1. 我如果写愈多资料在简报上头,就显得我愈专业,毕竟我花了很多时间准备。
2. 我如果把要讲的内容都写在简报上面,我就不用事先记住要讲什么,万一忘记的话,我只要回头看投影幕就可以了。
3. 我如果上台说了许多专有名词,听众一定会认为我很专业,因为懂了这么多听众不懂的东西。
总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会认为我“说”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这些人甚至认为简报内容是“主”,自己是“辅”。
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的简报者就会这样想:
所以我一定要让听众知道,听完我的简报后,对他们的好处是什么?
2. 我希望听众听完我的简报后能够遵循那些步骤或采取哪些行动?
所以我一定要清楚的让听众知道简报后要做什么?怎么做?
3. 为了要让听众采取行动,我希望听众接纳并记住我的那些观点?
总之,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就会认为听众“体会”到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这里的“体会”是说,听众借由你的简报,耳中听到了什么?眼睛看到了什么?脑中记住了什么?心中决定了什么行动要做?
许多知名的演讲者都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准备与进行一场演讲。例如美国前副总统高尔的一部关于全球暖化的记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中的简报技巧,就是一个完全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的一场简报。
我们来看看高尔如何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这场简报。
第一、高尔回答了听众心里最想问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听简报?”
高尔在开场白用一张从外太空拍的很美的地球照片与影片告诉大家,我们的地球真的很美,我们大家都住在这里,如果地球暖化持续严重下去,我们就会失去它。高尔让听众知道,听完简报后,对他们的好处是能够避免环境恶化,让大家继续住在这个美好的地球上。
第二、高尔清楚的让听众知道听完简报后要做什么?怎么做?
高尔告诉大家地球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紧急状况",要从自己做起,遵循节能的正确步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减缓地球暖化,并唤起大家的共识,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协议,而且认为这是一个道德议题而不是政治议题。高尔说服世人在事情尚未恶化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前仍有时间做出改变,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浩劫发生,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高尔提出了非常多的测试与实际的统计资料与证据,告诉大家地球暖化真的很严重,为了让听众相信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高尔甚至告诉大家他的老师是如何长时间研究与统计这些数据的。
所以请各位即将准备要上台简报前,先想清楚这三个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的问题,用清楚、简单、有趣、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让听众能够“体会”你的简报,你的简报不成功难矣。
对于希望能够在简报技巧上提升与精进的人,建议大家能够花时间看《不愿面对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电影中高尔的简报技巧,这是第一部以演讲者角度所设计与拍摄的电影,非常精彩,很有说服力,演讲张力相当足够。我也会在我的企业内训的简报技巧课程中,带领学员分析、解构与学习电影中精采的片段与简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