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管理”(pain management)对痛症病人是非常的重要。病人要按医生的指引依时服药及做拉筋等运动来帮助自己作出痛楚的管理。当痛楚管理适切时,纾解他们心灵的痛苦也较为容易。

由于痛症是看不到的,病人如常人一样,但痛来临时就无法控制。因此别人可能怀疑他们欺骗,当家人或同事怀疑他们,是否因“懒惰”不愿上班,他们就感到很委屈,有苦自己知,这是病人极大的心灵痛苦。所以我们要抱开放的态度聆听,并信任他们。如果不明白的地方我们要问他们,透过帮助病人沉淀那复杂的情绪,与他们一起整理和面对。

痛楚会使病人害怕“扫别人的庆”而不敢社交,但人是需要与别人交往的。我们要鼓励病人与人接触及与社会联系。并且每个人内在都拥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不会因病而消失。虽然病人会说自己已一无所有,我们仍要帮他们看到自己仍然拥有的,例如:坚忍、毅力、刚强等,有什么帮他“撑”到如今?而建立合乎现实的期望对病人尤其重要,但这些期望能否与现实一致,又或者现实与期望的落差会不会有很大的距离?如果不能达到,可以怎样调较,以至可以达到或拉近与现实的距离。

许多痛症病人因伤患不能继续从事本身的行业,痛症科团队会鼓励病人发展自己的兴趣,有部分病人会利用这段不能上班的时间而学习新的事物,开创新的生活模式。如果病人是基督徒,我们更可以引导他们思想以下的观念:

1. 有信徒以为祷告后服药,痛楚就会全消,我们会与病人探讨主医治的主权。

2. 许多病人求主医治,盼望痊愈是百分之百,像没有病之前一样。我们要转移病人的心态──求主加给力量面对这痛苦。

3. 我们要与病人一起寻找痛症对他的意义,有时能启发一点新的亮光,即使找不到任何新的思维,病人在过程中也可以有得着。

4. 在适当时侯要作出引导,有病人以看小说来抽离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我们需引导他们看圣经,与上帝联系,用时间去强化自己的心灵。

5. 有些病人常强调以前自己怎样有能力,他们不接受身体是会衰退的,而且病痛本身也是一种限制。我们要让病人了解苦难及衰退是生命的实况,甚至是生命的定律。

虽然痛症可能无法完全康复,甚至病人需要一生与痛症共存,但如果能在痛楚的管理上控制适切,并靠着上帝的怜悯,病人依然可以在痛楚中过着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