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港产业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港区充分利用了上海有限的深水岸线资源,为腹地货物进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成为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港区由水域码头和陆域配套两部分组成,水域已建成5万吨级公共码头,通过引桥与陆域相连;陆域配套总用地面积约59万平米,是各类货物物流、装卸、中转的集散场地。
岸线及泊位为:北纬30°50'51"、东经121°50'16",北纬30°50'44"、东经121°49'48"。
水域部分包括码头和引桥两部分,引桥位于层林路东侧,南接码头前沿,向北跨海塘大堤后接港区陆域内纵向主干道。引桥长968米,宽25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码头前沿位于-10米自然等深线外侧,总长度约1500米,码头宽60米,布置门座式起重机;前沿码头设计水深达-11.7米,后沿设计水深达-8.7米,为5000吨级泊位。
首期实施引桥东侧的760米前沿码头,码头、引桥总体呈“L"形平面布置,建设三个2万吨级泊位,一个2万吨级汽车滚装作业泊位(水工结构按3万吨设计);码头后沿布置5千吨级杂货船泊位5个。
临港陆域位于临港装备产业区南部,南倚海塘大堤,其余三面均临产业区交通干道,总用地面积约59万平米,其中首期配套区域面积23.05万平米,主要为件杂货堆场、汽车堆场、汽车检测线、查验区、生产生活辅助区等功能。
港区堆场主要为钢材堆场、重大件堆场、汽车堆场及集装箱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