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晨燕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十三年丰富的执业经验,主要办理专利无效、专利申请、专利侵权行政投诉、专利行政诉讼和侵权诉讼等业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球专利布局的策略咨询,在处理专利无效和专利诉讼案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武晨燕现担任美国知识产权法协会PCT委员会的副主席,任职期间为众多中国企业及个人通过PCT在海外申请专利以及国外企业及个人通过PCT在中国申请专利提供帮助。
武晨燕具有中国和美国专利代理人资格,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十四年丰富的执业经验。其中曾在美国知识产权律所工作一年半,在跨国公司实习两个月。
武晨燕现担任美国知识产权法协会PCT委员会的副主席。
武晨燕主要从事电子通讯和半导体领域行业,在专利业务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包括专利诉讼、专利无效以及咨询业务,为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知识产权有价证券管理以及执行业务等。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专利代理人(2015年12月—至今)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2008.8-2015.12)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国际部经理(2005.12-2008.7)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工程师(2004.6-2005.11)
代表美国 Edgewell公司,对其关键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之前进行侵权检索,尽可能发现有关的中国专利,出具法律意见,规避专利侵权风险。
为美国客户Graco公司在侵权方众多、侵权范围比较广、客户专利即将到期的情况下,提供专利权行使策略,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成功获得禁令并据此发送警告信给其它侵权方,获得收效快、花费少的效果。
多次受中兴通讯、腾讯、联想等中国企业邀请就PCT国际申请策略、PCT国际申请文件的撰写、海外专利布局、海外主要国家、地区专利申请策略等方面进行交流;组织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PCT使用实务方面的交流。当中国企业在海外专利局遇到专利审批的问题时,协助中国企业与海外专利局相关负责人士以及该技术领域的资深审查员进行见面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2016年3月25日在智和法律新媒体上发表《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最高院第一次决定审理外观设计案》
2013年以《中美的专利申请制度及专利诉讼制度对比》入选《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
2012年第4期受邀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的《中国专利代理》发表《从专利代理人角度看海外**高级实务研讨会》
2011年8月26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的《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发表《美国新专利审查高速路实务操作简介》
2011年第1228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发表《美国专利申请“快速通道”解读》
2010年第1期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的《中国专利代理》发表《申请国际阶段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11年4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发表《美国专利商标局将试运行加快审查新程序》
2009年第4期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的《中国专利代理》发表《国际申请受理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