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文对安徽淮北地区69个地下水位站的1980—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淮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2.33m,1980—1990年各地下水年均埋深较浅、变幅较小,1990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变幅加大,且埋深有明显的加深趋势。研究认为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虽然受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些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些人类活动包括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等。其中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导致安徽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下降,地下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淮北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更新,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平原北部开始出现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应限制开采。
摘要: 论文对安徽淮北地区69个地下水位站的1980—200
相关链接
- 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自然—地球科学》4月2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
- 11月3日晚7:0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
- 根据《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山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近日,水利部印发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地下水管控指标审查意见
- 湖北以勒已通过168项环境水质检测项目的cma计量认证
- 目前本市正值汛期,降雨频繁
- 日前,水利部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
- 11月3日晚7:0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
- 换热器在土壤源热泵得到发展以前
- 凯里打井如何找到“水脉” 以前农村吃的水大部分是地下水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