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放了三天大假,驾车到西雅图游玩。每次假期,我都会遇上很多不同风格,演奏不同乐器的音乐家。

这些音乐家,有知名度高,不知名,各种国籍,不同人生经验和音乐背景。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演奏时自得其乐,非常陶醉。

听了一位享誉盛名的爵士乐手,也是格林美九届得奖者的演奏。

这位“九届得奖者”,年龄当然是不小。他带领着一个五人乐队。在整个演出中,各人都表现出“寓工作于娱乐”。

在开始的十分钟,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姜越老越辣”。我喜欢他表演时的怡然自得,一派“我弹我音乐”的态度。

他的音乐技巧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演奏完第一首乐曲,先来个自我介绍。没有吹嘘自己的音乐成就,也没有提及什么格林美大奖。他简单地介绍了各位乐队成员,让他们逐一独奏一小段音乐来展示音乐造诣。

他这么的一句说话,很轻易地给自己加上十分。

在整个音乐会,这位音乐大师也不是在表演。他是在自我陶醉,在听自己的弹奏,在欣赏自己的音乐。他在唱歌,很用心去唱。他在弹钢琴,很用心去弹奏。

唱歌的时候,每一句歌词每一个字对他都是那么的重要。每一个琴键都和他有关系,每一个琴音对他都是美妙的。

亲爱的同学,这样的演奏就是我每一课在说的“大道理”!

有些同学在弹奏时,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态度。手指头在不停的摇动,动作是非常纯熟。乐曲的音和拍子都是对的。其他的音乐细节?欠奉了。

既然没有用心处理过乐曲,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感觉?

我会笑说:“你的手和你有没有关系呀?为什么好像是借回来的,没有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