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醉:迷醉,陶醉。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天,轻拂着堤岸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村子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急忙趁着浩荡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描写江南乡村初春时节的风光,一个“拂”

字,一个“醉”字,将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写儿童沐浴着舂光,放学后迫不及待放风筝,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全诗语言自然流畅,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高鼎,淸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的诗善于描写向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