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瑛绛珠等,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 “离恨天,灌愁海”。又有无材补天,被弃在青埂峰下,被变成“通灵宝玉”的石头,被带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被夹带于中而记之。
假设《石头记》一书,有了名正言顺之作者,《石头记》之石头的价值就会一落千丈,“被记者”——神瑛绛珠之价值也就会一落千丈:
一、不是女娲氏练石补天之时之人,不写女娲氏练石补天之时之事。如果写女娲氏练石补天,将未用之石弃在青埂峰下,该石头不知被带何方何舍,上面就有了《石头记》,便是造假。
二、如果写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回《石头记》……后因曹雪芹披阅增删《石头记》,便是假上加假。
三、偏偏有自称“在下”者,写《石头记》记在石头上,虽然是造假,毕竟是创意;写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回《石头记》……曹雪芹披阅增删《石头记》,虽然是假上加假,毕竟是炒作《石头记》记在石头上之创意。
五、然而,写“按那石上书云……”的,自称“在下”者的身份一旦败露——“按那石上书云……”就不是青埂峰下石头上之《石头记》书云,而是自称“在下”者所撰,那么就会引发《石头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石头记》记在石头上是假的;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回《石头记》是假的……曹雪芹披阅增删《石头记》是假的;“按那石上书云”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