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在古人的认知中,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五月初五是凶日。

节气方面,谷雨过后,气温回升,天气渐热,各种毒虫进入活跃期。

人很容易被毒虫侵袭,所以需要大量使用中草药来驱虫防病。

南宋民间祭典岁记《隋史广记》说:“五月五日端午节安康还是快乐,争杂草,能治百病。”

说明早在南宋,古人就形成了端午上山采药避虫祈福的习俗。

人们在端午节使用的草药主要是艾草和菖蒲。

有人挂艾草包,吃艾草煮鸡蛋,屋外挂菖蒲,也有人用艾草烧水洗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午木兰汤。

端午节除了普遍使用艾草和菖蒲外,人们还喝雄黄酒。

人们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身上和额头上写“王”字。也希望孩子们能远离毒虫,保护自己的健康。

可见端午节的风俗,都是为解毒消灾而生的,是一个古老的“防疫日”。

因此,人们在祝福端午节时,常说“端午安康”,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平安幸福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