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本书的序言,作序者是为名家,其文中多处称作为女性的作者为“先生”,语词谦恭,情致感人,但将一位女士称作“先生”,笔者有点儿不以为然。

后来读过两本书,一本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著《百岁新稿》,另一本是《都市的茶客》,著者是施康强先生。

这两本书里都有谈及女士和先生的称谓文字,前者态度鲜明的不主张称呼女士为“先生”,后者则陈述了一种实情存在。

周有光享有“汉语拼音之父”荣誉,他认为:“晚近有一股风,对被尊敬的女性,不称女士,而称先生。例如,宋庆龄先生。据说这是表示对女性的尊敬。这股风极其不妥”。

周有光写出不妥的三个理由:一是混淆性别。不知底细的人,可能认为宋庆龄先生是男人。

二是重男轻女。称先生是尊敬,称女士是不尊敬,这是下意识的重男轻女,想要尊敬,反而不尊敬了。

三是用词混乱。“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六个义项,没有一项表示女性。

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建议,应该慎重使用语词,不要再称女士为先生。

笔者附议。在一些旧书里,在诸多老学究的文章里,按旧时的称谓不必过于在意,但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在新生一代的文词中,还是不要再出现称呼“女士”为“先生”,女士就是女士,先生就是先生,男女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