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某班观看《白毛女》之后,老师让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小明举手发言:

“杨白劳买了二斤白面,说是要包饺子,老师,光白面能包饺子吗?”

“包饺子是要有馅儿的,肉或者别的,杨白劳有吗?估计他没有,他家穷得连白面都没有,还能买得起肉?所以,这个剧是不成功的,包饺子是骗人的。老师,您说呢?”

小华举手发言:

“老师,喜儿说,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人家是说邻居们吗?”

“那为什么不把词改成地主的闺女,或者有钱人闺女有花戴?可见,这剧本写得有些粗糙。老师,您说呢?”

由于作品较长,难免有疏忽的地方。比如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中就有“爹爹本是一穷汉……没有留下什么钱……”这就有损于李玉和的英雄形象,后来,将这段唱词改成了“无产者一生奋斗求解放……我只有红灯一盏,还要把它好好保留在身边……”这是千锤百炼的结果。所以说,白毛女有漏洞并不奇怪。

白毛女歌剧是很早的艺术作品,唱词精炼简短,不可能讲得十分详细。学生认真好问。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点赞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