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岁男性,发现有大便排不干净、便意不断的情形,以为是工作压力引起的肠躁症,后来出现血便还以为是痔疮,直到血便问题持续一个月了才就医,确诊为大肠癌。医师提醒,若发现有腹泻及便秘交替发生、大便带血或解不干净等情形,都可能是进入大肠癌的前兆,应多加留意。

根据卫生福利部2015年最新统计,台湾10大死因中癌症占居首位,而自2006年起大肠癌更是癌症发生率第1名,发生率高过肺癌及肝癌;据国健署统计,国人最新大肠癌每年发生的人数已攀升至1万4千多人。

开业医师刘辉雄表示,大肠癌患者中,约有10%是和遗传、基因的因素有关,其余约90%则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包括常吃太油、太咸、太甜、高脂肪饮食、不吃蔬果、肥胖、三高、不运动、烟、酒等因素相关。

定期的大肠镜筛检是对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刘辉雄说,现在的大肠镜检查可以做到无痛检查,更重要的是,检查前清肠的工作必须彻底,不干净的大肠,容易造成误诊、漏看,而延误治疗的时机。因此,应接受彻底的清肠法,将大肠彻底清干净,才有利于发现大肠内瘜肉、癌症甚至最早期的大肠癌等病变。

由于大肠癌初期症状不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肠癌晚期,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刘辉雄提醒,若发现有腹泻及便秘交替发生、大便带血或解不干净、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或有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感等,都可能是进入大肠癌的前兆。应就医检查。透过完整、干净彻底的大肠镜检查,并配合正确的生活习惯,多能成功战胜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