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在深圳,转化在汕尾。”这一美好的愿景即将成为现实。日前,汕尾正酝酿出台《汕尾创新研发飞地(深圳)建设方案》,初步计划在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园区筹建汕尾创新研发飞地。
2013年,“经济特区”牵手“革命老区”开展对口帮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何从深汕帮扶走向深汕合作的发展新路径,助推汕尾做好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 这篇“大文章”?汕尾创新研发飞地的酝酿建设给出了一种答案。
与以往深圳单一输出的飞地模式不同,汕尾创新研发飞地将开启“双向飞地”新模式,让创新要素在两地间充分涌流。“研发飞地”主要围绕汕尾、深圳两市相近似部分产业,以产业链契合为切入点,选择汕尾现有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珠宝首饰、纺织服装等5大主导产业领域为基础,适当招引部分人才项目、税源经济企业、服务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等,通过“研发飞地”孵化与汕尾产业形成产业链互补,为汕尾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进一步合作空间,构建与深圳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入驻企业在“研发飞地”内设立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众创平台,充分利用深圳的人才、技术、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开展研发,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将为汕尾企业所用并推向产业化。
“推进汕尾创新研发飞地建设,是革命老区走实走好创新驱动发展路子的迫切需要,是汕尾推进‘项目双进’‘双招双引’、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平台,是加大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力度、提升沿海经济带能级的创新之举。”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说。
据了解,“研发飞地”的准入对象主要为已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汕尾运营中心挂牌的企业、拟上市培育的企业、汕尾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汕尾市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在深汕尾乡贤有意回汕投资的企业、珠宝首饰服装等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或协会,为“研发飞地”提供申报项目、人力资源、融资、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机构等七大类。
入驻企业可享受收费减免、人才引进、用地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有望享受深圳市科创委同意给予入驻企业的政策待遇。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研发飞地”的选址调研工作、首批入驻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运营管理方案制定工作正在进行,力争在今年培育10家“研发在深圳,注册在汕尾”的初创科技型企业,设立10家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并引进中30名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