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我在 facebook 成立了“字嗨”社团,本来初衷是要让网友们互相询问、回答街上所看到的文字,是哪一套字型,进而分享类似字型的差异,促进大家对字型的认识;或是分享自己看到街头文字艺术、Typography 作品等等。
有时候很感慨,为什么国内很多设计师对于 Helvetica 跟 Arial 的差异可以侃侃而谈,却完全分不出华康中黑体与文鼎中黑体的差异(即便差异是如此明显)。其实光只是“黑体”,每家厂商的产品都有其特色,试着比较一下,多多观察一下,说不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字体始终取决于载体 (下)
前篇提到了随着载体的演进,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进到楷书时代。而印刷宋体(明体)的诞生,也与载体脱不了关系。很快地,进入了数位时代(喂!这也太快了!)。数字化应该是现代最大的工业革命,从石雕、书写、油墨印刷的汉字,也变成了全新的构成方式──“点”。而在数位时代最常见的载体,也变成光学性的“萤幕”。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字体始终取决于载体 (上)
从小我们就学过,目前可追溯最远古的汉字是距今约三千余年的甲骨文。之后千年之间,历经金文、篆文、隶书,才演进至今日通行的楷书。有趣的是,汉代出现的楷书使用迄今两千余年,却历久不衰。事实上,这一切都与书写工具和载体脱不了关系。
如同楔型文字是拿楔子压印泥版,写出神秘尖头形状的文字。甲骨文由于必须在坚硬的龟壳上用凿子刻字,于是笔锋锐利,线条坚硬。而后来出现的金文,则因雕刻在金属面上,笔划逐渐变得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