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园观赏遮荫用:百香果枝叶茂密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食用:果实鲜美可口,可供鲜食用,制果汁或酿酒、入菜。

硬化之功能。

台湾百香果大致归纳为柴色种、黄色种、杂交种。百香果播种繁殖容易,不过目前所用的品种都是杂交选育而成,困以实生繁殖后代容易产生分离,所以目前贩售的百香果都是以嫁接繁殖。

目前均为台农一号种,成熟果皮呈柴红色,表皮有细密之白色果点,果实大、果汁含率、产量均高,且香味浓烈、品质优良,为目前栽培之主流。国内产地分布,以台东县、南投县、台南县较多,产期在6月上旬~12下旬,盛产期在7~9月。

埔里的百香果产量,占全台九成,其中绝大多数产于在大坪顶观光农园。埔里气候适合百香果生长,埔里百香果园约二百公顷,其中有一百五十公顷分布在大坪顶地区,是全台百香果栽种最密集地。

百香果属于后熟型之水果,自然成熟落地后,在放置2~3天后,香气强度反而增加,更为甜美。如常温放置7天后,逐渐枯萎的外皮渐皱,果肉渐起发酵的作用,果重减轻,风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