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信息门户就是摊煎饼,面积越大越好;垂直主题门户就是掏耳朵,有一定的深度才觉得舒服。伴随《扫把星理论》在国内的风靡和活学活用,加上地产、化工一系列行业门户的风生水起,垂直主题门户这种形式被打了鸡血,如雨后草原上的蘑菇,随便踩一脚都能压扁一大片。要想在一大片蘑菇当中鹤立鸡群,就必须有挺拔的菌冠,而那硕大蘑菇的倒掉往往因为根扎的不够深,垂直网站要建立牢固的落地抓力,就应当注意内容层次的挖掘。
本文特别针对网页设计人员、网站策划人员和编辑人员撰写,旨在帮助垂直主题网站进行内容架构和合理的内容搭建。公众信息网站的内容是“获取-释放”式的,而垂直网站的优势则是对内容的高复合利用。
所有的合理文档结构都具有金字塔结构,无论是对单一文档还是多文档的主题内容集合,内容都将在三个层面展开:浅表层面、延伸描述、宽泛深入的内容。
必须注意,在任何内容档中会包含其它内容的索引(丛内容到标题的关联),也正是这种复杂的上下文关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形式。在正文中插入出现的浅层关键字并非是特意安排的,而只有当遇到必须使用的时候才应该有,并且尽量不要打算读者的阅读线路。
Tags就是一种浅表层面内容集合的具体应用,它能够把浅层内容从复杂的导航系统中解放出来。但是,Tags并非灵丹妙药,只有内容足够丰富,中层支持和深层解析足够饱满的情况下,才应该将其浅表内容提出作为Tag;见到很多网站的某个tag下面只有1~2篇文章,内容淡薄,这种使用Tag的做法是错误的。
在论述层面,背景的更替给论述带来了新“原料”,中层通过引述和评论给表层内容带来一种新的支撑。中层内容往往存在一种相互博弈的关系,即思想流派、方法论、意识层面的相互激荡和对峙;中层内容是整个内容体系的中心,也是讨论和辩论的中心,最丰富多彩的一面。
作为垂直主题网站内容体系最精华的部分,浅表内容长期有效,它们的失效通常是因为由深层内容大面积版本更替而造成的理论崩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中层内容的传导和激荡作用。不推荐随意改变浅层内容的方法,如果没有依据的推出新概念、新Tag的话,那只是炒作概念的标题党而已。
网站的内容关系本质就是页面关系,因此,我们基与页面对内容上下文关系进行改造。在多万维网设计人员的严重,仿佛只有三种页面:首页、列表页、信息页;在没有划分内容层次和分析上下文关系的基础上,大概也确实没办法再想出其它的页面;于是用户不得不“下一页,再下一页”的在冗长的标题列表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是公众信息门户普遍的做法,因为这些网站太依赖时间轴了。
在复杂内容结构和大量信息存在的门户级网站,要打破列表式线形浏览就必须依赖上下文关系。那些聪明的计算机技术前辈早就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比如DOM结构以及标记中rel属性rev属性,虽然浏览器对这些技术的支持有限,但是它们的确真实存在。
在一些基本的条件与非条件关系的基础上,内容可以有十分复杂的关系,例如:一个内容可以同时推演出两个内容,两个内容支持同样的结论;两个相悖的结论,是有同一个内容推演而来;借喻和隐喻手法在内容当中的应用……永远复杂且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