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文字喜欢文字伸展的姿态,喜欢文字建构的世界和散发的气味~ 也,喜欢看电影,喜欢随意散步,喜欢花草,喜欢天空,喜欢和朋友一起看山看海看湖,或者偶尔小旅行,或者就只是静看人间岁月。
圣严师父说过几句话,“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非常有名,也很入世地帮很多人突破自己的困顿。
多半有所修行的人都说,“放下它”是最艰难的。粗浅如我,则以为光要通过第一关“面对它”,就已经非常困难。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面临的问题或困境,症结在哪里,可是“知易行难”更有道理。面对问题的勇气或许跟修行高低无关,但攸关人性内在。因为我们很难忘记“我”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奉劝鼓励别人侃侃而谈,我们却常常闪躲著自己的难题。或许因为有“我”,许多的困难阻挠被放大了,许多的果决或魄力多了疑虑。归根究底,或许我们害怕如实面对自己的有限吧。
人,终究只是个人。人,终非万能。或许,就像张忠谋先生说的,每个生命都有所“缺口”,没有人可以包办完美。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难免都会遇上困境或障碍。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怨天尤人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我们可以或者愿意承认自己有所不能,那么,也许这就是“面对”的开始。
能够如实面对生命的有所不足,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和领悟。因为我们知道不足,所以可能因此学得谦冲为怀;因为知道每个生命可能都有缺口,所以学会同理包容,理解别人也有所不能;因为知道自己的有限性,所以学着不要好高鹜远,只是一步一脚印地踏实,战战兢兢而临渊履薄地走过每段路程。
也或许,我们会因此明白张忠谋先生说的,因为有缺口所以可以把福气流向他人。让这些美好可以有机会循环,那爱自然成了活水泉源。
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如实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有遭遇。唯有跨越“面对”这一关,才有机会明白究竟学习“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