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泛指没哟偶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和灾害,不造成损失和伤害。
在系统工程中,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
因此,安全度与危险度互为补数,即:S+D=1 或 S=1-D。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在生产活动中,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即风险或危险度: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他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违背人的意愿而发生的,使系统或人的有目的活动发生阻止、失控、暂时停止或永久停止,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不准确叫法:安全隐患、安全生产隐患、生产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是指劳动者及其作业对象和场所在没有危险、不受灾害威胁、不发生事故的状态下,创造财富的活动。
安全生产实质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护生产诸要素,不发生人员伤亡、中毒、职业病和财产损失,使劳动者健康、舒适地工作,使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风险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各种安全风险的前提下,运用各种安全管理方法合理地安排风险。
核心目的:一是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二是以最合理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保障。